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走向海洋读后感(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走向海洋读后感5

  《走向海洋》这本书的作者崔京生,在书中他详细地叙述了海洋与人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是蓝色的宝藏,也是人类最终的归宿,他也讲述了海洋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讲述了中国悠远的海洋历史他呼吁全世界的人们与海洋同行。

  读了这本书,感触很深。海洋的未来向人们展示了辉煌的前景,广袤的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奉献!海洋中有大量的淡水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和空间资源等。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和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大量开采,陆地上的这些资源将日益枯竭。海洋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人们称之为“蓝色的煤海”,它将转化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未来的海洋热能转化厂,将设置在海中,在沿海可由电缆供给城市用电。

  但是,人类要合理利用开发海洋,并注重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正是因为人们的自私,本来奇妙美丽的大海在人类的自私污染下已满是“伤痕”。我常常会想:要是我们没有那种自私的心态,或许,那些生物们也不会这么早离开人世,而是在水中快乐的嬉戏。

  我们现在要立刻行动起来,以至于将来不导致海洋像陆地一样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最终成为人类生存危机的杀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高歌,与海洋同行!

走向海洋读后感6

  20xx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船“神州5号”冲破大气层,遨游太空。宇航员杨利伟渐渐地离开地球,俯瞰家园。他看到的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个土黄色,混沌的星球,而是一个湛蓝湛蓝,晶莹剔透的球体。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地球表面积大约为5.1亿平方米,海洋面积约占3.61亿平方米,是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729米,水量大约占地球水圈总水量的97.2%。所以从太空俯瞰地球,会呈现蓝色。

  海洋不但面积大,还是一座蓝色的宝库呢!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最大的淡水库,还分布着富饶的气油田。

  先说说海洋的动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海洋动物有数十个门类,20余万种,蕴藏量达到32.5亿吨。物种的多样性和数量的规模性,远远超过了陆地动物。在海洋动物资源中,可供人类食用的'有很多,主要有海洋鱼类资源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资源两种。

  海洋不仅动物资源丰富,还盛产植物资源。海洋植物大约有2.5万种,藏量约1.7亿吨。海洋的物种多样性和规模数量性虽然明显少于陆地植物,但也有2.5余种,主要是低等海洋植物类,即海洋藻类植物。

  海洋是蓝色的宝库,海洋的未来向人们展示了辉煌的前景,广袤的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

走向海洋读后感7

  大家知道吗?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积!提起海洋,会使人联想到波澜壮阔、浩瀚无际等词语,别看“海洋”,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是其中蕴藏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不信?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向海洋”吧!

  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人从浩瀚的海洋中捕鱼,靠海洋为生。海洋还是国家之间联系“电线”,麦哲伦环球航行靠的不是海洋吗?哥伦布不是因为海洋才发现了美洲大陆的吗?中国航海事业更是历史久远:郑和、郑成功、魏源、……

  海洋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国秦始皇到唐宋的海上丝绸之路,再到“海上事业发达的明朝”近万吨的船队出海,这些事说起来,真令我自豪!

  但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几次战争——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都是因为的清政府,所以失败了。不仅这样清政府还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条著名的不平等条约,正在时时刻刻的提醒我们,要记得这耻辱,要努力学习再也不要被别人欺负!

  历史的车轮已经滚到了新中国,中华巨龙腾飞海洋,老旧的书页已经翻了过去,重新书写历史篇章的日子已经到来了!

  正如书的结尾所说:“全球的海洋是相通的,人类的利益是共同的。当海洋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让我们携手高歌,于海洋通行……”对呀,为了地球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与海洋为友吧!

走向海洋读后感8

  有一本科普书叫《走向海洋》,读过之后,我才知道,我们中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有30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

  在陆地上,可以种树、种庄稼,可以建工厂、盖大楼。海水那么咸,不能喝,那么大的面积有什么用呢?不看这本书,我还真不清楚。原来海洋比我想象的还要大,占整个地球的70%——80%,深度为3729米,总体积为13,75亿立方千米,水量大约占地球水圈中总水量的97,2%。难怪宇航员杨利伟会说,地球是一个湛蓝色、晶莹剔透的“水球”。

  海水虽然又咸又苦,人不能饮用,却有着全世界80%的生物存在,海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海底更是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还有沉没船只上的珠宝,价值在6000亿美元左右。

  自古人类对神秘的海洋就充满了好奇,一代一代的探险家冒着生命危险,驶向一望无际的大海。意大利人哥伦布4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我国明朝的郑和统帅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下西洋,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奇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对海洋已不在陌生,科学家从海水中提取铀,制造原子弹,提取镁,制造飞机、快艇和闪光灯等。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

  全球的海洋是相连通的,我相信在未来海洋将给人类作出巨大的奉献。

走向海洋读后感9

  大家都知道,海洋为我们提供的物品数不胜数,比如,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天然气、石油等。众所周知,石油是关乎国家命运的资源,许多国家都在寻找石油。而对于向来素有“世界石油宝库”的波斯湾来说,它自身就有许多石油。

  波斯湾又称阿拉伯湾,自古以来就是国际通道。而真正让它成名的,是它丰富的石油储量。波斯湾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所以素有“世界石油宝库”的美称。目前波斯湾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占全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量约占全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出口量约占全世界的6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地和供应地。

  读到这里,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这么一个海湾居然能生产这么多的石油,而且这些石油可能只占了波斯湾石油蕴藏的一部分,还有许多石油真等着人们去发现。它让我觉得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给了我们这么多能源,只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它可能是用之不竭的。

  读完《走向海洋》,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大自然给我们的“宝物”。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罗布泊湖曾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湖泊,湖面超过1万平方公里。这里曾是一个物产丰富、景色秀美之地,养育了楼兰古城的居民。但如今,这一切已变得面目全非,湖底已经全部干涸,被盐层覆盖。原因是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上游大面积开垦,此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就没有水再流入罗布泊湖。这里极其干旱,一年就能蒸发一米的湖水,三年就全部蒸发干了。

  我们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我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吧!走向海洋读后感10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一本书,今天,我终于把它“啃”完了,之后它的内容便像磁铁一般让我禁不住的又翻开它,再一次的让我去品味它。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走向海洋》

  我喜欢它是因为它的内容特别丰富,不但有个大洋的介绍,还有对海洋的概念、海洋的宝藏、海洋的地理知识,甚至还有在海洋上发生过的历史,它都记载的清清楚楚。其中,我最难以置信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是人类竟然起源于海洋。因为我们都听过各种神话故事说人类的起源,有的说是女娲娘娘用泥土造出了人类。那自然是神话,而我也曾想过人类可能是被大地孕育出来的,但从没想过是海洋让我们诞生的。之后,我便搜集了资料加上自己的想法,最终勉强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种想法是我个人的想法:比如人离不开水,就像生活在水里的鱼儿一样。第二种想法是则是搜集过资料后才想出来的:我们的地球表面上约3.61亿平方千米都是海洋,而地球表面面积大约就501亿平方千米了,可想而知,我们地球上的海洋面积是多么之广,那么我们地球人会这么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就像这世界都是那么的“千奇百怪”让人猜不透也做么不透。《走向海洋》这本书非常奇妙,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兴趣,也带给了我除课本外的许多关于海洋的知识,让我的生活更加充实、愉快,让我对海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探索。

  如果你也想有我这一般的乐趣的话,就过来看看《走向海洋》吧!这本书真的很奇妙!

【走向海洋读后感】相关文章:

1.《走向海洋》读后感

2.读《走向海洋》有感

3.走向海洋作文

4.《走向海洋》 读后感700字

5.《走向海洋》的优秀读后感

6.《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250字

7.走向海洋读后感作文

8.《走向海洋》读后感范文5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07127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