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南岳衡山优秀的导游词(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5、忠烈祠

  南岳忠烈祠坐落在香炉峰下,是我国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惟一一处保留下来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筹建于1938年,1940年破土动工,1943年落成,历时3年,陵园仿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长320,米,宽约60米,占地面积2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90平方米。在这里,长眠着国min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眼前的这座三拱单檐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min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步入牌坊,便来到一个平坦而又开阔的广场上。有的朋友也许会觉得奇怪:中国如此之大,为什么要选择在南岳衡山修建忠烈祠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一谈当时的时代背景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华北、华东和华南大部分地区相继沦陷,国min党政府迁都重庆,衡山成了抗日前线大本营之一。1938年11月,蒋jie石在衡山主持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在会上,蒋jie石听取了各战区指挥官的汇报后,鉴于“阵亡将士,多暴尸战场”,指示要尽快将烈士遗体设法掩埋。经过讨论,会议决定由中央下拨巨款,第九战区、第六战区和湖南省政府出资并接受社会各界捐款,在南岳名山修建忠烈祠和烈士公墓,安葬阵亡将士的遗骸,以告慰烈士在天英灵。这便是修建忠烈祠的由来。

  参观了“七七纪念塔”,便来到了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正门上的原匾“纪念堂”是由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书,后被毁,现匾是前民革中央副主席屈武题写的。纪念堂的正中竖着一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从纪念堂的后门走出,大家可以看到两排石阶依山势而上。石阶共有276级,代表着抗战时期牺牲的276位将官。两排石阶的中间为精心设计的绿地,其中用大理石片镶嵌着“民族忠烈千古”和“民族、民权、民生”的大字。石阶共分九大层,第六层之上有一座“致敬碑亭”。致敬碑亭也称“安亭战役纪念碑亭”,是为了纪念在上海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安亭战役中牺牲的将士所修建的。在亭内树有记述安亭战役的石碑,亭左还有一面石碑,上面刻着“游人到此,脱帽致敬”八个字,就像古代达官贵人府门前的“下马石”一样,要求无论官民,到了这里必须肃立低首,脱帽致敬,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

  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忠烈祠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享堂。在享堂正门上方悬挂着镏金巨匾“忠烈祠”,这是蒋jie石的真迹。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这块匾上的字有什么特别之处?

  从享堂出来,大家请看两侧的山坡,这是抗日英烈的公墓区。整个墓区占地逾200亩,共有37军60师、70军19师等集体墓葬7座,胡鹤云、郑作民等将军个人墓葬10座。这些公墓,都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有的华表相望,墓阙凌空;有的碑碣成行,塔尖插云。其气象之肃穆,隐现英烈之忠魂,令人景仰,让人钦佩!

6、麻姑仙境和灵芝泉

  麻姑仙境位于衡山天柱峰下的峡谷中,因我国古代第一个女道士一一魏华存的侍女麻姑而得名。魏夫人是西晋大臣司徒文康公魏舒的女儿,从小喜爱老庄之学,潜心修道,终得仙人点化而飞升成仙。魏夫人在南岳黄庭观修炼期间,有一个侍女麻姑相陪。麻姑经常上山采药,并开辟了一个宽广数里的草药花圃,香气弥漫山岗,留下了“香岗”这个山岭,她所居住过的地方后来被重新修建,就是今天的麻姑仙境。

  在麻姑仙境的右侧山坡上,有一块巨石如同猛虎盘踞,上面还刻有“卧虎”的楷书大字,笔画浑圆有力。这是著名抗日将领、国min党陆军上将、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哲元于1938年题刻的。

  麻姑仙境景色宜人,处处奇花异草,芳香扑鼻。无论是小小的石拱桥,还是玲珑的竹凉亭,或是精美的竹吊楼,都透出一股清新之气,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置身仙境的感觉。

  由麻姑仙境右行不远,就来到了与之相呼应的灵芝泉。各位现在看到的灵芝泉水都是天然的山泉水,利用压力压上来,汇成了一座人造游泳池。这座游泳池是原来的国民政府湖南省省长兼第四路军总指挥何健于1938年为女儿修建的,后来由于抗战期间宋美龄多次在此畅游,也就成了她的专用游泳池。相传麻姑在采到灵芝时,就是用这儿的泉水来洗刷的,天长日久,这里也就沽了些灵气。

7、磨镜台

  磨镜台古木参天,茂林蔽日,堪称衡山最幽深的地方之一。由于环境好,名气大,历来都是名人聚会休憩的地方。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湖南省省长何健即在此修建了避暑别墅,其中的一号楼是每次蒋jie石来视察时下榻的地方。

8、藏经殿

  车随路转,转入了一片林海之中,而在密林之中,隐约有一栋雕梁画栋的庙宇。这里便是“衡山四绝”中的“藏经殿”。

  藏经殿位于衡山祥光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南朝陈光大二年,即公元568年,是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和尚为离众静心、潜心研经而精选之地。藏经殿原名小般若禅林,后来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御赐一部《大藏经》于该寺,便改名为藏经殿。藏经殿在历史上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重建,20世纪80年代又大修了一次。

  藏经殿的建筑极具特色,这里没有一般佛寺具有的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群体建筑,而只有一座单檐歇山式大殿。大殿面积约300余平方米,由20根花岗岩石柱支撑,气势非常宏伟。

  藏经殿内供奉的是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的意思是“光明遍照”,象征着佛法普度众生。佛像为纯铜铸造,通体镀金,高1.32米,重256千克,是泰国华裔黄彰任夫妇于1982年捐赠的。毗卢遮那佛端坐在莲台之上,神态慈祥,熠熠生辉。殿中两个花岗岩石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我佛所宗,真如贝叶;众经之长,妙法莲华。”佛像后方有一个阁楼,过去是收藏经书之地,叫做藏经楼。

  由藏经殿出来向右,还有一间铁瓦石屋,叫做“香积厨”。由此走下山坡,就融入了一片原始次生林之中。由于明代高僧无碍和尚曾经在此林中得豆儿佛衣钵传授,因此叫做“无碍林”。在这片百余亩的古树林中,生长着五六十种常绿乔木,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秀色无边,“藏经殿之秀”便由此而来。

  沿着无碍林中的石径前行,可以看到南岳山中的三株古老奇树。朋友们首先看到的是“连理枝”。请看这棵树,它学名叫做短柄青冈,高四丈有余,其中在3米多高的主干上突然冒出一个分枝,弯曲成环后又与母体相连,这就是连理枝。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连理枝”作为夫妻恩爱的象征。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就曾经在《长恨歌》中用“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来形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誓言,比喻坚贞不渝的真爱和永不分离的痴情,读来令人心驰神往!

  在连理枝下方20多米远心地方,可看到另一个树木奇观——同根生。大家来看,这里有两棵不同科属的古树:靠南边的是粉背青冈,靠北边的是山毛榉。它们虽为不同树种,但同生于一个树根之上,如同一对相敬相助的兄弟。9、祝融峰

  祝融峰是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海拔1290米。由于它独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因此登高一望,湘南风景尽收眼底。唐代诗仙李白就赋诗《送陈郎将归衡山》称颂道:“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赋诗《游祝融峰》赞叹道:“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读了这些名篇佳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祝融峰之高”会名列“衡山四绝”之首了。

  在祝融殿内供奉的是祝融神,两旁站立六部尚书和金吾二将,神龛后还有观音菩萨、雷神和慧思和尚的塑像。从祝融殿右侧小石门走出,外面还有一个石台,上刻“乾坤胜览”和“惟我最高”。这是望月台,也是南岳衡山真正的最高点。站在这里凭栏望月,会觉得云低月近,如登天门一般,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物外!

【南岳衡山优秀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1.南岳衡山导游词

2.游南岳衡山作文

3.南岳衡山导游词范文

4.爬南岳衡山作文600字

5.描写南岳衡山的成语

6.南岳衡山游记作文

7.游南岳衡山小记作文

8.关于南岳衡山的作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1470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