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孔子读后感800字(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前者我感受过了,但琴艺书法我是半丝不会的,所以我用读书充实这段时光。

  在这段时间,我阅读了《孔子》这部书。

  虽然只是粗度,但这已让我受益不少,相信古人所说的开卷有益就是这个原因吧。

  下面我简略介绍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大略可分为儒释道三家,而佛教的兴起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所以儒家与道家的思想才是真正具有中国古代特色的,中国古代人民自己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灵魂。

  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而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孔子》这部书主要是阐述儒家思想的著作。

  我们现代的人区分年龄阶段,常用80后、90后等词语。

  其实这应该是年龄段的一种新说法,而比较正统的说法应该是二十多岁,三十多岁或四十多岁等。

  而这种说法的来源是什么呢?它又有怎样的含义呢?孔子曾经曰过: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也就是说,孔子的意思是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会做不同的事情,拥有不同的心态。

  当然我们应该变通的理解,这里的年龄并非时间节点的,而是指一段时期,读后感《孔子读后感--李营营》。

  而且从一个年龄段到另一个年龄段,人的思维方式,思想境界都会有所不同,所做的事情也在逐渐改变。

  在这里,我可以看到,孔子是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指出,人应随着环境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做着不同的调解与改变,以适应事物的不断发展。

  我认为知道两千年后的今天,这都是非常有道理的。

  同时,孔子给出了不同年龄段大体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十五岁时人应该立志专注于学习;到三十岁时应该能够在家庭事业等方面独立,能在社会中有自己的定位;到四十岁时个人应该已经定型,不会再有太大改变,不会在对未来感到傍徨;到五十岁时应该能从心底接受历史的规律与历史的无规律;到六十岁人们要达到一个接受天命,认识天命的最佳效果,此时,不会再怨天尤人,大千世界,众说纷纭,都欣然接受了;到七十岁,人老了,死亡之期将近,常言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此时人的思想就渐渐趋于善了,能够达到一个与世无争,宠辱不惊,随遇而安,物我两忘,无意名利,心若止水,不计得失,慈悲为怀,飘然世外的境界。

  《孔子》一书讲到了仁的概念,孝的含义,礼的作用以及孔子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政治现实。

  而我所说的仅仅是孔子对人在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不同事情与不同心态的划分。

  当然《孔子》一书博大精深,区区千字必是言之不尽,所以我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述说。

  由于本次阅读略显仓促,且文言文字言简意深,我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孔子》一书,不过经过多次阅读,我相信我会更好的理解它的。  孔子读后感800字【3】

  从古至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西方的哲学家都层出不穷。

  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依然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孔子是春秋时代人,名丘,自仲尼,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号称弟子三千。

  关于他的故事可太多太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一谈:我心中的孔子!

  首先,我认为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终身求索的人。

  我们知道孔子有很多的导师。

  大到道家创始人,小到故事中的两个六岁小孩。

  这样鲜活的例子自然说明了孔子的谦虚、和刻苦好学!但是这还不够深刻,因为孔子还是一个终身好学,终身求索的人。

  孔子说:“五十有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十五岁到七十岁,孔子一共活了七十三岁,让我们来算一算,孔子一生中百分之八十都在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这句话在孔子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第二,我认为孔子是一个人、礼、国家,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孔子从四十多岁开始讲学,一生弘扬仁义礼智信。

  以礼治国。

  为了国家、他可以“毁三都”、为了国家,他可以亲自领兵。

  但是鲁国的君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孔子赶出鲁国,不过,孔子并未放弃,在和弟子漂泊的十九年中,他仍然没有放弃,走到哪讲到哪。

  有几次差点丢掉性命,但他已然宣扬仁、义、礼、智、信。

  也许真正的大无畏,不仅是在战斗中“不怕死”的烈士,更是为了教育不畏惧一切困难的老师们!(.)

  第三,我认为孔子还是一个很有战略思想的人。

  2009年的时候有一部电影很火,叫做《孔子》,其中有一个片段,是这样的:齐想借用会盟来刺杀鲁国君上,以为孔子早就料到这一招,出动了五百乘兵车,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兵车并未出动。

  不过,孔子早有准备,会盟开始,齐国动用五百乘战车,而鲁国竟然也有五百乘战车。

  齐国见此情形,只好收兵。

  讲到这,有朋友会问了,鲁国的战车是从哪来的呢?哈哈!五百乘战车子虚乌有因为他们站的高,下面的情景看不大清楚,所以孔子便集中了一百乘牛车,后面拉上扫把,一跑起来、烟雾弥漫。

  这样便形成了“五百乘战车”的壮观景象!孔子的战略就是这样:兵以正和,以奇胜!

  这就是我心中的孔子,这也就是孔子。

  爱人、爱己。

  正像它的先师子产大夫说的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孔子不愧为真君子!他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义、礼、智、信,传遍了天下!

  我心中的孔子:东方圣贤!

【孔子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1.孔子拜师读后感

2.孔子拜师项橐读后感

3.《孔子》读后感

4.《孔子拜师》读后感5.孔子读后感

6.孔子《论语》读后感

7.《孔子评传》读后感

8.孔子教做人读后感

9.《孔子》初二读后感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21995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