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社会实践报告(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社会实践报告 篇3

  随着大一生活的结束,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很高兴学校给了我们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我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个暑假进行了实践活动。这次实习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一年以来的第一接触现场,可以想象其意义的重要性,我们第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我也不例外来到了施工现场进行实践学习,从XX年年8月10日开始,到8月30日结束,历时20天的实习让自己学习到很多,也让自己突破了书本上的限制,真正的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起来。

  实践的第一天,工地的负责人向我详细地介绍了作为一个建筑工人应该了解的必要知识。使我初步接触了混凝土的制备与搅拌。混凝土的制备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与混凝土的搅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配制还包含了混凝土的设计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的设计配合比提高一个数值,并有95%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计量必须准确,才能保证所拌制的混凝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混凝土的搅拌,要获得均匀一致的混凝土,必须对其原材料充分搅拌,使原材料彻底混合。工程中混凝土的搅拌一般采用机械搅拌,一般要注意搅拌时间的控制,以及送料机时间的控制。

  当一名建筑施工员很关键的在于如何控制进度,如何及时地把配料配送给泥水班、钢筋班、木工班的工作人员,使他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施工员要做的事,就是要调合好三个班主的工作时间,不能出现一方停工的现象。比如一天内两栋楼一幢要浇筑柱砼,一幢要浇筑砼,应先安排浇筑哪一幢才不会使进度慢下来。只有先浇柱砼的方案会好一点,其实本应避开两幢楼一起浇混凝土的。

  实习了20天,自己在进度的控制方面应加强了许多。在进度控制这方面我还学会了如何绘制进度横向图以及进度网络图。 了解到了许多现场采用的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高压接桩: 断桩处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人工挖孔接桩,另一种则为高压水泥灌蕊桩。人工挖孔桩则针对桩已断得很明显的接桩方法。高压水泥灌蕊桩是针对桩已断但是末出现偏差的桩。所以无需采用高成本的人工挖孔桩接桩。

  但此过程也有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露浆,怎么灌都无法灌满,而且流到隔壁的断桩,待凝固之后,将在隔壁断桩的周围形成一道混凝土暗墙,从而导致隔壁在人工挖孔处理断桩时无法将钢护壁压入。

  当然,在这次实习期间,我也发现了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永远是工地的第一次重中之重的问题,对本工程的安全问题,则是我参加了第一次工地上的会议,这会议是总公司领导过来检查安全问题的总结大会。

  会议上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

  1、临电问题:搅拌机、钢筋加工厂的电箱配置不够完备,存在着漏电的危险,以及碰电的危险性。

  2、部分七层幢号用的脚手架都是毛竹,班主都没对毛竹的质量进行挑选就使用,这样随着层数的增高,荷载的加大,存在的危险性也就越大,特别是小横杆,领导还指出虽改成铁杆脚手架已不可能,但底层最好要挑选性的用料。

  3、脚手架的、支模架的基础不是很稳,存在塌倒的可能性,特别是下雨天。

  4、木头房太多,而且不规范,工人随处搭房住人,这使得工人的生命存在威胁,且使工地不能规范化管理。

  以上的安全问题不仅是我所实习的这个工地存在的问题,很多工程都存在着这些问题,所以施工现场安全仍需进一步改进,有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督的力度。

  通过这次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在汉中市曙坤建筑公司实习20天的期间里,对我来讲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在工地现场施工员、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之下,以及自已的努力积极参与工作,让自己对整个基础的做法,标准层的施工有了深入的了解与掌握。而且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际施工中丰富自已的理论知识。整个实习的过程时间虽短,但让自己知道了如何当一名好的施工员。整个实习的过程也让自己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也让自己为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动力。工地虽说是苦了点,但也让自己明白了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对本次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非常感谢学院以及老师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也让自己第一次接触现场,接触社会,不仅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学会了如何做人。

  经过了为期20天的实习,也让自己成熟了许多,但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以下我将就这次实习总结四点意见和建议 :

  (1)、实习时间可以适当增长一点,毕竟仅仅20天虽然可以学到整个工作的流程如何施工,但是一些细节无法深入。

  (2)、实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举行一些交流会,如在实习中期可以分组举行一些经验交流会,老师可以指导一下同学们,这样可以让同学为下半程的实习更加有目的性,而不会存在漫无目的实习的现象。

  (3)、同学们可以找个空闲时间(如周末),互相参观一下对方的工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了,这样可以防止成为井底之蛙,也可以促进交流,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可以在同学们的实习期间去工地进行调查指导,不仅可以杜绝同学偷懒现象,而且可以对同学们进行有建设性的指导,让我们的实习更加有效率。

社会实践报告 篇4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应届毕业生操作能力差的问题,为了响应学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安排,同时使自己能更早更好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建设,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应对能力,结合自己所学专业,今年暑假,我在咸阳日报社进行了为期5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现将该次社会实践的有关事项向学校作如下报告。

  一、实践单位的基本概况

  我实习所在的咸阳日报社创刊于xx年,于20xx年1月改出对开四版周七刊,并取得出版八版的审批。该报现为XX市惟一一张能够代表城市发展形象和具有重要影响的主流政经综合报纸。

  作为党的舌,《咸阳日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团结、稳定、鼓劲的办报方针,以“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位”为口号,提出并强化办“一张既让各级党委政府满意,又使广大干部群众满意的综合性日报”的办报理念,在努力做好党政国策宣传工作的同时,又让群众喜闻乐见。报社现有咸阳日报正报、咸阳日报《都市周刊》、《社会视点》、《教育周刊》和互联网电子版等版面,形成了一张正报三个专刊和一个电子版的格局。栏目丰富,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突出了贴近性、服务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办报风格,咸阳日报社管辖办公室、财务部、总编办、要闻部、政经部、社会新闻部、摄影部、科教部、经营部、发行部、广告部、印刷厂11部和1厂。共有干部职工近百人。

  二、实践中的主要活动

  我的实习是从今年暑假的7月12日到8月31日,共为期50天。我主要跟随咸阳日报社要闻部著名记者李发伟老师实习。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共跟随李老师外出采访21次,学写新闻稿件20余篇,联名发表文章28篇。其中3篇是由自己采写的稿件(后附有实践过程中刊登的部分文章)。住宿、吃饭、交通费用共花费1000余元。

  每天我都早到办公室,主动做好单位的卫生保洁工作。积极配合老师工作,随同老师采访、写稿、审稿、送稿。同时我还虚心向在报社工作多年的老编辑陈澄海老师学习了稿件的编辑,并通过加晚班,在画板校对部门跟申效斌主任学习了报纸的后期制作知识和方法。通过对一张张报纸的学习,对一篇篇新闻稿件的处理,使我对报纸,特别是党报的有关知识和要求有了清楚的认识。

  李老师是市长的专职记者,所以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主要跟随他进行了“市委五届四次(扩大)会议”的专题报道;省市领导一些视察活动的相关报道;市上几次大型活动的报道;同时,由于XX市正在进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双创”建设,李老师是该项建设的主要记者,因此,我们还主要随同市“双创”办工作人员,就我市这项活动进行了一系列专题采访报道,主要针对涉及“双创”的占道经营,单位卫生检查,市场整治,市政建设,宾馆饭店小餐饮专项整治,网吧专项整治等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使得各种不文明现象得到了重视和治理,使市区及周边环境有了明显好转。让我对媒体的力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实践中的主要收获

  通过整整50天在一线和记者、编辑们的近距离接触和交流,通过一次次的现场采访和自己的动手实践,以记者这个广阔的接触面为平台, 通过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仔细观察、大胆实践,可以说我的这次社会实践收获是很多的。这迈出社会的第一步,必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人生都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1、对以报纸为中心的相关知识有了全面的、深入的了解。首先是对几种常用的如消息、通讯、评论员文章等新闻素材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提高了自己写作素养;其次是对报纸制作的整个过程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我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记者是一件辛苦的工作,要有积极负责的态度,积极观察,认真思考,用心写作,只有依靠不断地创新精神,才能写出生动的稿件。

  2、对XX市的大致状况有了初步的掌握。通过这50天沿街走巷检查、进单位采访使我对整个城市的大致环境,大部分单位的位置及相关情况有了初步的掌握,可以说了解了这所城市的大致情况。也使自己认识了很多的人,建立了相当可观的社会交际圈。

  3、对大型活动的安排部署有了全面的了解。随同李老师对市上几次大型活动进行的采访报道,通过认真观察他们对大型活动的安排部署,结合《秘书学》上的有关知识,给我对大型会议在实际操作中的组织安排有了鲜活的教材。对一件大型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车辆的安排,路线、食宿的安排部署有了全面了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增强了自己的工作、办事能力。

  4、“新人到单位,勤快是赢得领导重视的最好法宝”。这是要闻部主任记者高怀军老师在第一次开会时对我们几个实习生的教导。通过这些天的实践,我觉得这确实是我们毕业生在一个新单位后,开局篇打响的第一法宝,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实践的。

  5、“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你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这是在就业指导书上学到的,也是李老师在工作之余教导我的。通过这50天的实习,我才意识到了人际关系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一个记者,只有建立了广泛地社会信息网,才会有不断的新闻线索供你挖掘;一个身处复杂社会关系中的工作人员,只有建立了健康的人际关系,才能保证你的工作顺利开展。咸阳日报是一个团结、和谐的整体,在老师们的身上,我学会了同事之间那种兄弟般的相互关心,以及那种以诚相待的待人之道,正因为有这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才有了报社的整体大发展。

  6、只要做最充分的准备,就能应对可能遇到的一切危机。李老师每次有重要的采访至少都要带两支笔。这是一个细节,但是从这里我学到了,虽然在工作中我们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突然危机,但是只要我们做好足够的准备就足以应付各种问题和困难。

  7、对日常交际礼仪的学习。我从李老师那里的学习是从第一次见面时的那个握手开始的,虽然之前在学校的那本礼仪手册上读到过关于握手,餐桌吃饭,日常交往等方面应注意的礼仪,但是李老师的那一个握手于我的收效是任何教科书都不能达到的效果。在日后的实习中我也注意交际礼仪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自己面对问题的应对能力。

  8、找到不足也一件很大的收获。通过实习我也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人员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总结,有目的有方向的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更加的完善和丰富起来,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工作需要。更好的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西部大开发服务。

  最后,我要感谢学校对我的教育培养,对这次实践的部署安排;感谢咸阳日报社为我提供的这样一个良好的实习机会和学习环境,感谢报社老师,特别是李发伟老师和陈澄海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照顾,你们认真的工作态度,真诚的待人理念,积极的创新探索精神,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以及报社那种奋发向上的团队精神值得我终身学习和实践。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2411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