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化学教学总结(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化学教学总结 篇3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首先,我研究学生,深感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学生分成3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阵地。我研究各层教学特点,对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和班级采取以下分层教学对策:

一、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A层、文班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B层、理班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C层、竞赛班学生更要深挖洞、广积粮。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

二、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根据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竞赛班和C层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第二类是B层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第三类是绝大多数的文班学生和A层少数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信心没有。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我在指导第一类学生(竞赛学生)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同时配以难度较大的练习,让学生学有余味。我在指导第二类学生时,让他们先做《首辅壹号》,然后我再评鉴,让理班学生能跳起来摘桃子。我在指导第三类学生时,轻知识的拓展,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之所以成为弱班和A层的学生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阅读习惯,不会阅读教材。针对这种情况,我仔细分析会考大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制定明确、具体、带启发性的阅读提纲,即发给学生的《课堂学习卷》,以此为依据进行指导阅读。学生从中可以了解到阅读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学会旁注以备复习和重点学习之用,记下阅读中发现的疑点,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维,认真听课。然后,精选习题,以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地阅读,逐渐养成先阅读、后解题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总之,坚持由学生自己阅读,做课堂学习卷,可改变他们只做题而不看书的不良习惯,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另外,竞赛班中少数化学科的尖子学生,全班目前有5人。对这5名学生我天天下午课外活动都作了相应的大学化学学习指导和奥林匹克培训工作。

三、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特别我利用自己的电脑优势,做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加强了直观教学,减轻了学生负担。但各层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在如下几点。

  1、节奏快慢不同

  根据学生情况课堂上给学生一定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竞赛班和C层学生在某些重点和难点的课外活动辅导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时间,有时宁愿多用时间让学生思考、动手,防止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学,学生和我都会很累,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其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反而失得其反;竞赛学生我主要让他们学会看书,并会快速查资料,竞赛学生进步很快,有的题目我不会做,他们自己就能研究出来。

  2、容量大小不同

  因课堂节奏快,所以课堂的知识容量大,文班容量相应小些。

  3、课件使用不同

  第一是表现在课件播放速度不同;第二表现在课件播放先后顺序不同,比如学习某种物质的性质时,基础好的班可先放出它的性质再做实验,而基础弱班和A层上课时,我们是先做实验,让学生看书、观察、思考,尽量让学生得出某些结论,再播放课件、纠正学生结论中的错误;第三表现在课件内容取舍不同,也就是课件中有些难度大的内容后两个层次根据文班学生上课情况进行取舍。

四、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我在课后着重培优和奥林匹克辅导;同时我也注意文班化学科较差的学生,平时要求文班较差的同学好好学习,力争化学会考过关。课后的作业批改,我都采用加注提示,评语或面批等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作业其实就是最好的、即时的检测,可以尽早发现各层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单元测试时我一直采用两套题。A、B、层各一套题。各层目前水平相差较大,同样一套考试题根本照顾不了全班。上课分层、单元测试也分层,使每一层的学生在单元测试中都有收获、有成就感。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的延续性,便于后几层次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便于教学。

  以上是我在本学年中进行分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目前收效很大。以后,我还要在工作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不断总结、修正,就能形成一整套的分层教学模式,逐步缩小各层差距,最后达到学校提出的优生更优、层而无层的效果。

化学教学总结 篇4

  引言:

  为了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做演示实验而不紧张,开设了这门课。而本文也是在实训之后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实验,实训,心得体会

  在第一次课时,有三个题目可以让我们选择,分别是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萃取以及氢气的制取。而我跟我的搭档选择的是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刚开始以为很简单,也看了一点视频,自信满满地在台下看着别的同学的讲解。但是当我上台时,发现还是有好多没有准备好的地方。比如我想配置的是1.0mol/L的NaCl溶液,但却说成了0.1mol/L,而且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小问题,所以就更加紧张了,台下时的自信不知道去了哪里。容量瓶的使用也忘了讲解,在使用的时候也有一些细节没有讲到位,感觉自己很失败。

  失败的原因自己也分析了下,第一、上台讲解的经验太少。这也是最关键的,也是本次实训的目的,也是自己的性格原因所导致,所以要想有所进步,就是要大胆的说,大胆的去做。第二、没有充分的准备好。导致了出现许多的错误,我认为其原因归根结底是态度的问题,所以要想在这方面改善必须要做的事有一个好的态度,只有态度端正了,才能做得好。

  在我讲解之后是下一组同学,他们讲的是跟我们一样的题目,而之前的同学讲的都是别的题目。而她讲得非常好,教态自然,讲解的很仔细。非常值得我学习。

  而第二次老师给的题目是三选二,题目分别是焰色反应、铝热反

  应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我跟我的搭档选择的是焰色反应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一次的主讲是我的搭档,而我负责演示,这次不需要我的准备,需要的是胆量。我们开始讲的是焰色反应,这个反应很简单。就是将棉花放在玻璃棒上,滴几滴酒精,再滴加样品,最后点燃。但就是将酒精滴上去,我的手都抖个不停,虽然我知道下面的在看的都是自己的同学,没什么好怕的,但还是不由自主的手在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但在做下一个实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慢慢地变得不是那么抖了,因为这个实验完全是胶头滴管的使用。到最后老师也是表扬了一下进步的明显。也达到了这次实训的目的。而我自己也是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接着第三次,所有人都越来越好,很少出现之前出现的情况,甚至还有一些同学做了一些新的挑战----改进实验。

  总之,这次的实训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生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学校的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本学不到的东西,同时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从实习中,我们感悟颇深。很多事情需要亲自去体验。很多东西书本上是学不来的,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要运用灵活的思维与头脑去稳重处理实验,对我们处事也是一样,用心学习。此次实训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得到了锻炼,培养了能力,更领悟到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态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身实践,结合自身所学,方能提高自己。化学教学总结 篇5

  学年度第一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章至第六章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

  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精选化学教学总结集合五篇】相关文章:

1.精选化学教学总结集合8篇

2.精选化学教学总结10篇

3.精选化学教学总结5篇

4.【精选】化学教学总结4篇

5.精选化学教学总结3篇

6.精选化学教学总结4篇

7.精选化学教学总结8篇

8.精选化学教学总结6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42937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