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篇3

  本期来,政治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提出的基本要求:认真制订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我们坚持落实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教改科研,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落实新的课程改革

  开学伊始,教研组立即组织教师开展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明确新初中教材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具体表现在教学体系的组成变化、教学目标的分解、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教材表述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等五大方面。通过学习,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得到转变,更好地更新政治学科知识,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新型教学理念和知识结构的创新型教师,成为课程教材的建构者和改革者。

  二、加强教学计划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研组在组织教师开展新课标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基础上,根据新旧教材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早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

  本组教师以老带新,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能按学校要求规范地写好教案,以备讲课及检查之用;作业布置有针对性,能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批改,及时检查和讲评;认真做好初中政治调研考试复习工作,编写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巩固落实所学知识。初三政治科能根据本届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重难点的突破,编写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单元练习和综合练习进行强化训练,及时查漏补缺,巩固落实所学知识;积极参与备课活动,研究和协调教学、命题、训练各项工作;及早编写综合训练一、二轮练习,做到高、中、低档题合理搭配,全中有重点,实中有新意,以确保各轮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三、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相得益彰

  积极开展新课标新课程的研究工作,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相得益彰。20xx年下半年为新的课程改革在我校初一年级实行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我校初三准备中考的第一学期。所以本组的工作均以加强初一新课改及初三教育教学研究为重点,力争每一位老师都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新课程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卓有成效,使政治课的教学模式趋于科学、合理。

  这一学期以来,本组教师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课题研究的分工和协作,认真选择实验研究的教学内容,通过集体备课,制订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精心上好每一节实验课。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篇4

  弹指一挥间,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为了更好地做好下学期的教研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二、制定实施有效的教研、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教研研究课题。

  三、组织教师加强对新课改的理论学习探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加强集体备课,做到先周备课,不上无准备的课,组织相互观摩课,做到相互促进,取长补短。

  五、抓好新生队广播操和课题常规的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

  六、对初三学生进行体育中考模拟考试,找出个别项目成绩差的原因,以改进方法。

  七、加强大课间以及学校阳光体育冬季长跑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八、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九、学期考查学生的达标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中考模拟考试两次)。

  十、每位教师写论文一篇并落实教研课题的研究情况。

  十一、讨论总结本学期工作的优点与不足,找出更好的改进方法。

教学教研教学总结 篇5

  一、定计划、抓落实。

  本学期,教研室认真制定了《教科研工作计划》,对一学期里的教研主题、研究重点、步骤、预期成果等作了具体的安排,使其研究避免了盲目性。各课题组长认真撰写了学科组教研计划,加强教科研与教学实践的整合工作。每月常规检查及期中、期末,由教科室对照教研计划对教研组、教师进行考核,保证了研究过程、结果与计划的一致性。

  二:规范教研主题,提高教研实效。

  本学期,学部继续抓好教研组的建设,共分为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大的教研组,并精选出了三名教研组长和教师共同协调、参与学部管理工作。教研组长认真组织各组教研活动,做到了时间(单周二综合语文、周三数学、周四综合)、地点(会议室)、人员(各组任课教师)、内容(提前制定计划,每周一教研主题)、主持人(教研组长)的五落实。本学期,我们加大了教研力度,把教研考勤、教研材料汇总打分并记录与考核。同时各组还在组内进行了常态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公开课活动,人人参与听、评课,会上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气氛浓厚,真正起到了互帮互助的作用,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用高质量的教研会激发老师们真教研的热情。

  三: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以四年级为课改点,探索“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区别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在陈校长和杨校长的指导督促下,参与课改的老师通过“人人一节课改课”及“课改研究课”等多次出课活动,反复讨论、修改探索出了“双五自主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又积极引导老师把课改课上成常态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的乐趣,通过本学期的课改实验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四年级课改工作已初见成效。

  四、举办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本学期,教研室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工作精心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课堂研讨活动,以提高学部教师整体授课水平,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积极开展“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

  开学初,八九月份便组织了“良好开端月------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通过听课,每位教师都得到了锻炼,老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水平上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二)举行“读写结合展示课”活动。

  本学期,在县教研室的组织、指导下,我校老师参与语文中高年级“读写结合训练册”的编写与使用。十二月份,在我校召开了全县“读写结合课型”研讨活动。我校张俊波老师和蒋琰玮老师分别执教了作文指导展示课,受到与会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赞誉。

  (三)开展“复习公开课“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期末复习工作,保证学生期末考试考出较理想的成绩,教研室组织了“语数学科复习公开课”活动。这项活动由参加“市复习与命题培训会”的老师执教出课,同学科、同年级老师积极听评课,及时交流,为期末考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及反思,对复习课如何上有了新的认识。

  (四)指导教师认真总结反思,撰写案例、叙事、教学论文及随笔。

  学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撰写教育随笔,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教师超越自我。本学期,老师们上交的各类文章真实性强了,下载、抄袭、雷同的现象少了,做到了真学习、真总结、真反思。学校除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种论文征集比赛活动外,还对全体教师进行博客培训,鼓励教师注册、登陆教育博客,老师们都拥有了自己的“个人博客”,能够及时的反思、总结。

  (五)参加省、市、县优质课评选,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校徐贝老师获省美术优质课一等奖;鞠明、张伟、刘娜、孙国军、张进勇老师参加市优质课评选获一等奖。石海霞、张丛丛老师获市优质课二等奖。

  (六)积极开展磨课活动。

  本学期,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了两轮磨课活动,经历了学课、说课、研课、讲课、议课等过程,磨课中各年级组积极准备材料,组内各位教师积极帮助磨课老师准备材料,围绕课题进行研讨并反复试讲总结经验。磨课活动是对教师发展的一种促进,也是对教师成长的一种磨砺,大家从中受益良多。本学期的磨课活动对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有了极大的促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五、积极开展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一)国家级课题研究

  我校英语学科参与了“点读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在市领导来我校调研时,孙国军老师执教的实验课受到高度评价。参与研究的英语老师在给领导汇报交流后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被领导评价为现阶段全市此课题研究最好的研究组。

  (二)县级课题

  本学期,学部结合实际情况,申请了五个县级课题,语文组两个,数学组一个,美术课题一个,音乐课题一个,均立项通过。学校精选了五名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验工作全权负责,教师们在平时课堂中积极探索,大胆实验,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贾云红、贾延军、王鑫众、李新春、丁瑞敏等十几位老师在课题研究中所撰写的论文均获县级一等奖。

  (三)校级课题

  为了让老师们人人参与课题研究,老师们立足身边问题,搞好“草根”课题研究。本学期,我校共申报了74个小课题的研究。教研室为老师们发放了全县统一印制的小课题研究手册,在手册的指引下,老师们扎扎实实搞好自主研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学期,学部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专门设立了教科研奖项,提高了老师们课题研究的热情。本学期教科研成果奖金共计4770元,将于学期末发放给获奖教师。领导的关注与督导提高了实验的真实、有效性,对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深化教学改革,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合集五篇】相关文章:

1.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集合五篇

2.【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合集5篇

3.【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合集9篇

4.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4篇

5.【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9篇

6.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6篇

7.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8篇

8.精选教学教研教学总结10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44320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