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学教学总结(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学教学总结 篇4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使我校教师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与教研平台,通过加强校际间的交流,提升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于20xx年4月17日举行了教学开放日活动,实行了市级研讨课、学科推荐课和全校当天课程全部开放的方式。从开放日的反馈看,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较显着的效果。回顾开放日活动及实施准备,下面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充分交流拓宽教师成长的空间

  学校教研重视老师的成长,老师的成长需要一个开放和交流。在前两届教学开放日的基础上,我校有成功举办本届教学开放日活动,构建教师交流及教研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我校教师的成长,有利于提高我校信誉和形象。为提高教学开放日活动的多重效果,在一次活动中有更多的人参与,本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实行了市研讨课、学科推荐课和全校当天课程(除高三、初三)全部开放的方式,有助于更多的老师投入到教学开放日活动中。

  教学开放日活动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来听课的专家有市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还有19个兄弟学校的老师及部分学生家长,共有140余人参加,不少课挤满了听课老师。当天所展示的课堂教学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从课堂教学评价表反馈的情况看:优良率95%,优秀率82.8%。这说明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状态整体有明显提高,优质课比例较高。

二、通力合作展示我校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次教学开放日活动,从教研室的邀请到各学校的.沟通,从校长室统一领导到教科处的策划和教导处课程开放设置和调整,从各教研组的积极参与到老师们的全员投入,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使教学开放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充分展示了我校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次教学开放日全校各个教研组都能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把课堂效益的提高作为教学成绩发展的关键来抓,把教学准备、开放日课程的实施作为体现科组的综合实力。各科组为此都能精心准备,认真规划,推出了1-2节高质量的推荐课。为了在教学开放日上全面展示我校的教学风采,全体老师都能齐心合力,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中。承担推荐课研讨课的老师们围绕主题精心设计教学,精心制作课件,同组的老师团结协作,不分你我,积极参与,尤其是英语教研组和生化教研组还事先组织教研组成员对韩圆圆老师和许东亚老师的课进行了集体研讨。发挥团队精神,坚持集体备课,深入钻研新教材,共同探讨教法,从而推进我校教科研气氛的日益浓厚,这也是我们举办教学开放日初衷。

三、展示能力促进年青教师的成长

  经市教研室同意,本次教学开放日安排了语文(z)、英语(z)、政治(z)、化学(z)四个科目的市级研讨课,同时安排了语文(z)物理(z)等12节学科推荐课程,同时对当天课程(除高三、初三)全部开放。推荐的老师有的是经验丰富声誉较高的中年教师,有的是通过这次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脱颖而出的新秀,特别是推荐为市级研讨课的老师是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前三甲,不论是市教研课还是学科推荐课,绝大多数课都深受到场听课者的高度赞赏。根据反馈的总体意见看,我校课堂教学的主要优点有:

  (1)老师自身素质较好,教学严谨,知识面丰富,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2)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精美,能很好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

  (3)教师注意提出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并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使学生善于从感性活动出发,自己总结和发现知识。师生交互自然、融洽、亲切。

四、几点思考

  1、教学公开的经常化和教学交流的多样化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代教育强调校本教研,在反思中进步,在合作中提高。学校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群体发展的平台,让教师在活动中增进联系,在交流中促进发展。如何挖掘学校内部优势资源,树立典范,以点带面,促进群体发展还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话题。教学公开日应提供不同层次的开放课程,毕业班的复习课研讨,名师示范课教学都应启动。各教研组如何确实组织好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非常必要,教学开放日一年只有一次,我们如何每天都要开放自己的课堂,加强学科内部、备课组内部老师之间自觉的经常化的交流活动以及学科之间学校名师示范课教学交流是我们以后教科处亟待加强管理和协调的话题。同时加强集体备课的目标性,倡导“集体研究,资源共享,个人加工,课后反思”的教学研究模式。始终保持“研究”状态,优化集体备课的思路、内容和形式,促进整体高效发展。

  2、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亟待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有待提高。

  新课程教学要发挥老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让知识在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联系生活、体验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促使学生的学习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索和创新,从而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新面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增加了学生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适合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所需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使教学质量的提高。

  3、扩大影响提高我们组织活动的水平

  今后我们的开放日注意通过市电教馆组织视频教学和邀请媒体拍摄、采访并作了有关报道来扩大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我们将在以后的组织开放日活动中总结教训,吸收经验,为提高学校办学品味,提高学校声誉,促进教师的业务发展多做工作。

中学教学总结 篇5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它的出台,给了教师广阔的教学创新空间。加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我们的音乐教学来说机遇和挑战同样来得迫切。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各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自身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每个音乐教师都要进行心态调整、进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为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教师。以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

  一、 教学视角的变化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诸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比如:我在一节音乐课上,给学生欣赏Flash要学生评价和修改里边的音乐音效。学生积极性很高,这节课就上的特别非常生动有趣,还让学生学会了关注自己身边的一切音乐现象。

  二、 教学方式的转变

  1、 从课内到课外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可以让学生收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内容、也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2、 从本学科到跨学科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便都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 教学重心的转变

  1、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 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我给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

  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 体现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四、 教学评价的转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就与我们以往的“成绩考核”有着重大的区别。新课标的评价是包括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以及对本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价。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

【【推荐】中学教学总结集锦5篇】相关文章:

1.【推荐】中学教学总结4篇

2.【推荐】中学教学总结3篇

3.【推荐】中学教学总结汇编7篇

4.【推荐】中学教学总结集合六篇

5.【推荐】中学教学总结汇编9篇

6.【推荐】中学教学总结集合8篇

7.【推荐】中学教学总结三篇

8.【推荐】中学教学总结汇编6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3674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