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学期教学计划音乐(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教材分析:

  课本从提供的《秋天的小雨》、《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在葡萄架下》和《大红枣》等等儿童艺术歌曲及民歌。通过这些琅琅上口的旋律,让学生的音乐感觉得到提高,对以后大量的欣赏奠定基础。听赏方面,课本中也提供了听赏与跟唱曲目《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听赏曲目《故乡的亲人》,等等。而且课本中还增加了活动项目,比如说《拥军秧歌》,《即兴接唱》和《音乐七巧板》等,这些课程将从上述四个方面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赏能力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课西部风情

  1、唱歌拉萨谣

  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3、唱歌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第二课古诗新唱

  4唱歌梅花

  5、唱歌静夜思

  6、活动古诗朗诵演唱会

  第三课美丽的草原

  7、欣赏天堂

  8、欣赏牧民的一天

  9唱歌美丽的夏牧场

  第四课欢快的舞步

  10、欣赏大河之舞

  11、活动稍息立正站好

  12、欣赏大家一起来

  第五课绿色畅想

  12、唱歌手拉手,地球村

  13、唱歌绿色的歌谣

  14、欣赏森林狂想曲

  第六课欢乐的鼓声

  15、龙腾虎跃

  16、唱歌木谷歌

  17、活动鼓声传情

  第七课音乐中的.故事

  18、欣赏彼得与狼

  第八课美好的祝福

  19、唱歌平安夜

  20、欣赏花好月圆

  21、唱歌难忘今宵

  22、活动新年音乐会学期教学计划音乐 篇4

  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15课,按音乐课程标准划分为歌表演、听赏、音乐游戏、律动四个学习领域。其中属于歌表演学习领域的有12课,通过唱唱、跳跳、演演让学生大胆、自由地把歌曲的情绪表演出来,体验歌表演带来的乐趣。属于听赏学习领域的有5课,通过听听、想想、说说让学生在欣赏中陶冶情操。属于音乐游戏学习领域的有4课,通过做游戏让学生感受音乐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属于律动学习领域的有3课,主要是调动全体学生运用身体的各种造型来感知音乐。

  1、学生由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较差,无意注意多一些。

  2、学生的唱歌习惯的养成有待进一步的培养。

  3、音乐课的课堂常规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养成和教育。

  4、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1、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音乐表达方式来大胆、自信的表现歌曲。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声势动作和创造性表演来表现歌曲。

  3、不断引导学生养成歌唱的习惯。

  4、用音乐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初步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2、对歌曲情绪的正确表达。

  3、能自己随歌曲内容和音乐的速度来做出简单的动作。

  4、能听辨出音乐中的各种声响。

  5、能运用肢体语言为音乐解说。

  1、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巩固,音乐能力和歌唱方法的培养。

  2、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3、培养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提高与同学合作进行歌表演的能力。

  1、从学期初就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每节课都要督促检查。

  2、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3、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充分发挥低年级学生的好动的特征,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5、在集体舞和歌表演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懂得合作带来的愉悦。

【【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4篇】相关文章:

1.【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四篇

2.【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7篇

3.【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3篇

4.【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汇总10篇

5.【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四篇

6.【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3篇

7.【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九篇

8.【必备】学期教学计划音乐3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57497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