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学计划(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地理必修一,这部分内容是立足于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地理中经典的几个要素,如大气、陆地、水环境、地质等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几方面,探讨人地关系中“地”的有关地理理论基础,通过这些自然地理理论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将生活中的地理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并逐步树立起“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与此同时,掌握地理的有关读图析图绘图的方法和技巧,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现实世界的境域性知识,解决有关地理的重大问题。使地理学习做到学有价值、学以致用。

  二、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至5章。

  三、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1.由于部分学校初中阶段忽视地理学习,使高一学生对地理学科不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学生的见闻有限、知识面窄,对地理学习存在陌生感和恐惧感,同时又对新生事物抱有很强的好奇心。

  2.学生对地球运动这一部分的学习会存在很大难度。就其原因是地球运动中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而与之配套的物理和数学等学科的内容知识还未学到,无形中加大了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

  3.地理学习的兴趣不浓,方法机械。很多学生视地理为副科,以为学习地理就是靠死记硬背,故学习兴趣不浓,也不是很重视。自然地理学习需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多因素综合分析等能力较弱。

  4.地理思维能力缺陷。自然地理现象一般是学习后续必修2人文地理和必修3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而学生的地理思维往往是单因素线式模式,缺乏多因素网式综合思维能力,难以理解复杂的自然地理现象,也将对后续的学习带来难度。

  四、教学措施

  为更好落实学校教学目标,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教学。

  (1)强调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落实基本的学习过程及课前预习,课堂高效听讲,课后复习整理三个基本环节。

  ①课前通读教材,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础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标记问题为课堂有针对性的“解惑”做好准备。

  ②上课时,活跃思考,认真听讲,踊跃发言,使“疑惑”在45分钟内真正排除,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③课后再次通读教材,整理课堂笔记,特别是对预习过程出现的问题要细致的做好记录。独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测自评试题。

  (2)落实活动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结合人教版教材的特点和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大力推进教材活动实践。为此,将公布本学期的地理活动安排。学生分组做好活动项目的选择、准备、实施,特别是学生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层面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合作探究,积极思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兴趣更浓厚。

  (3)注重知识小结和单元测试的讲练,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每单元结束后,将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重难点的复习,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网络化体系,并鼓励学生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精选单元测试题,结合学生学情反馈,做好试题的讲解和薄弱知识点的讲练。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业务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学的一种资源,不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标尺。立足课标,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动”、“阅读”的针对性,合理选“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学生现有的知识体验层次,从学生身边寻找教学资源,从学生生活体验中寻找资源,有效补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与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过程中达到共鸣。本学期也会通过网络学习,同行交流,师生讨论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计划 篇7

  1. 画室名称:必须给所办的画室设立一个画室名称(很重要)

  2. 画室性质:以教学、诱导、自我创意为宗旨

  3. 生源范围:将生源设定为当地小学、(原因小学生绘画能力低,有利于教学。并且时间充足,家长希望孩子多培养兴趣爱好。)有实力的话再多个学校发展。

  4. 如何获得生源:要获得生源首先必须赢得小学生们的兴趣,其次是家长。(小朋友的兴趣很容易搞定,但决定权确实家长。因此要让家长觉得物超所值,就要做宣传工作)有办法的话进入学校给学生宣传这样更有可信度。

  5. 宣传工作:1.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给学生做个演讲,让学生感兴趣。2.设计一张宣传单在讲座结束后让其带回家给家长看。

  6. 画室的创办地点:最好选在学校附近这样便于大多数学什么到达。

  7. 购买办学工具

  8. 拟订几个学费标准。(如果当地也有类似的画室相互竞争则要经过一翻考察)初办学费要合理

  9. 准备一套丰富的教学计划。

  10.拟订几套教学课程时间表:如果人多就要错开,一星期建议对每个学生开3天课,3天可以错开不要一下子上3天。每天4小时,上午2小时,下午2小时

教学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教学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设计方案,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1. 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

  2. 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

  二、新课学习

  1.有用功和总功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用学具展示提沙子的过程,学生观察思考。想一想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对沙子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把我们所需要的功称为有用功。

  对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我们不需要但是不得不做的。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称为额外功。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是不得不做的。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我们把一共做的功叫做总功。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有用功:250×6=1500J

  总功:200×10=20xxJ

  额外功:20xx-1500=500J

  2.机械效率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用字母η表示。

  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η=1500/20xx=75%

  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板书设计

  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

  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

【【推荐】教学计划汇总八篇】相关文章:

1.【推荐】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2.【推荐】美术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3.【推荐】学期教学计划汇总八篇

4.【推荐】教学计划合集八篇

5.【推荐】学期教学计划八篇

6.【推荐】教学计划汇编八篇

7.【推荐】教学计划八篇

8.【推荐】教学计划集合八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61863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