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水库防汛应急预案(3)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六、防洪排涝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历史洪涝灾害

  我镇洪水出现时间与暴雨出现时间相一致,大多发生在4—9月份。坝址以上流域内河床坡降较陡,汇流时间短,洪水陡涨陡落,洪水历时大多在1—2天以内。

  我镇为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经常受洪涝威胁,坡水汇流时间短,洪水陡涨陡落,洪水历短。镇内多处低洼地和渠道排水不畅,一般暴雨就成灾,工厂和民房遭水侵,造成严重损失,每年都有5~6次。

  (二)防洪除涝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防洪除涝体系

  我镇防洪排涝体系基本建立,建成了一批较强防洪能力的`骨干工程,上游由茅輋、契爷石和清溪湖、大坑、三坑等15座水库调控,镇境内由石马河、清溪河、厦坭河、二坑水等28条主要河道渠道排洪涝水,镇区内还有较完善的雨水管网,河流水系完全利用地形优势自排,基本免除洪患威胁。

  2、防洪除涝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有15座水库基本可以发挥防洪作用,5座水库不达标,部分河涌过流能力不够,造成局部洼地排水不畅易涝;水库溢洪渠过流能力不足;个别河道、渠道建筑物阻水,部分河道、渠道淤积,造成防洪除涝体系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大暴雨时造成洪涝灾害。当石马河发生洪水时,汇入河流河涌排水受影响,石马河沿岸低洼地受淹。总之,防洪排涝体系尚不科学合理。

  3、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1)防洪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①水库工程

  现有15座水库,2座中型,3座小(一)型,10座小型。

  A、茅輋水库

  茅輋水库位于我镇东南5.3km的铁场村,集雨面积19.3km2(上游含土船坑和石船坑水库两座共占5.64km2),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防洪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汛限水位66.40m,设计水位66.90m,正常库容821万m3,设计库容1041万m3,校核水位69.77m,校核总库容1160万m3。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工业、农业、生活供水量逐年增加,2007年供水量达1053万m3。水库防洪效益更大,保护下游20多万人、0.16万亩土地及镇区企业、学校、经济开发区等。

  茅輋水库现主坝长288m,坝顶高程71.20m,坝顶宽8.0m,外坡设二级,平台宽7.0m,高程65.70m,迎水坡度1:2.5,背水坡度1:3。副坝长34m,坝顶高程70.72m;为碾压式均质土坝,主坝坝基于2005年采取了灌浆处理,已不存在渗漏。

  溢洪道位于主坝右侧属引渠式,采用有闸宽顶堰式,堰顶高程65.70m,采用QPQ2?5T双吊点式卷扬机独立启闭闸门,分为3孔,每孔净宽6.20m,高1.2m,总净宽18.60m,设计流量255.m3/s。

  水库现有输水涵管一处,设在主坝左侧,低涵底高程55.60m,内径1.20m,最大流量10m3/s,管长146.0m。

  水库存在问题:A水库副坝高度不足;B溢洪道下游河道断面过水能力不够,下游段渠道老化。

  B、契爷石水库

  契爷石水库位于东莞市清溪镇九乡村,是一座中型水库,于1960年2月竣工,水库集雨面积17.6km2,该水库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坝址以上干流河长为5.55km,平均坡降为1.1‰。现状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汛限水位42.64m,设计水位43.50m,正常库容913万m3,设计库容1040万m3;校核水位44.31m,校核库容1158万m3。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工业、农业、生活供水量逐年增加,现已成为我镇主要水源地。水库保护下游10多万人及数十座工厂,还保护青湖工业园大批“三来一补”企业、学校、经济开发区等。

  水库工程由一座主坝、三座副坝、一座溢洪道、一条涵管和一座水电站组成。

  水库主、副坝坝顶高程为46.0m,主坝设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为46.5m。现主坝总长260m,坝面宽8.00m,迎水坡坡比为1:3,背水坡坡比由上而下分别为1:2.5、1:2.75,反滤体为棱体排水。副坝共三条,坝顶高程均为46.00m,迎水坡及背水坡坡比均为1:2.5,采用网格草皮护坡。第一副坝长80m、最大坝高8.0m,第二副坝长250m、最大坝高7.0m,第三副坝长330m、最大坝高6.0m,主、副坝均采用碾压式均质土坝型式。

  溢洪道位于库区大坝右侧300m处,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型式3孔闸门,每闸孔净宽9.4m,总净宽27.6m,采用螺杆式启闭设备。溢洪道底为在原浆砌石基础面上铺盖30cm厚砼底板,边墙采用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溢洪道陡坡段总长60.6m,坡比1:6,于2005年加固。

  输水涵管为内径1.0m钢筋砼管,从1979年建成至今运行良好。

  存在问题:水库放水涵管开关室地面过低,容易造成受淹影响水位观测和闸门起吊。

  C、清溪湖水库

  清溪湖水库位于东江流域石马河一级支流清溪水的杨梅坑河,坝址位于我镇区北部杨梅坑,距镇中心约3 km。集雨面积14.01km2,水库总库容936 万m3,属于小(一)型水库。水库按5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正常水位81.00m,正常库容857.00万m3,设计洪水位81.19m,设计库容870.3 万m3,校核洪水位81.93m,校核库容936万m3。由于该水库位于我镇中心上游,加之水库主坝长度达1000米,最大坝高达29.3 m,虽下游有清溪河排洪,但其对我镇的防洪重要性非同小可,必须高度重视。水库枢纽由一座均质土坝、溢洪道、排水涵管组成。

  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一座,主坝长1000 m,最大坝高29.3m,坝面宽15m,坝顶高程83.3m,设防浪墙,属均质土坝。水库溢洪道位于与主坝的左肩。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型式,分3孔,每闸孔净宽8m,溢流净宽24 m。采用钢筋砼直拉闸门控制。水库设计洪水最大下泄流量为217 m3/s,校核洪水最大下泄流量297 m3/s。

  清溪湖水库为新建成水库,由于未全面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目前水库管理机构尚未成立,水库建设指挥部负责防汛工作。

  D、三坑水库

  三坑水库位于我镇上元村委会以北,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集雨面积5.3km2。水库按100年一遇超标准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正常水位87.61m,正常库容351.24万m3,设计洪水位88.16m,设计库容370 万m3,校核洪水位88.47m,校核库容380万m3。由于该水库距离清溪镇中心区近,加之水库地势高企,故三坑水库的安全对我镇中心区,尤其对镇政府、公安分局和医院构成直接的威胁。水库枢纽由一座均质土坝、有闸控制溢洪道、一条涵管组成。

  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一座,主坝最大坝高34.0m,属均质土坝,水库溢洪道位于与主坝的左肩连接的山体左侧,坝面长度150.0m,坝面宽7.5m(不含防浪墙宽0.5m),坝顶高程92.21m,设防浪墙顶高程92.71m。

  溢流堰采用宽顶堰型式3孔闸门,每闸孔净宽4.2m,总净宽12.6m,采用钢筋砼直拉闸门控制。水库正常水位87.61m,相应下泄流量37.74 m3/s,设计洪水位88.16m,相应下泄流量60.09m3/s,校核洪水位88.47m,相应下泄流量73.36 m3/s,汛期允许最高水位87.41m。

  三坑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溢洪道距离管理室太远,路途不够方便,不利泄洪控制。

  b、溢洪道采用挑流消能,对左岸山体产生冲刷,影响山体的稳定性,必须加以加固处理。

  E、大坑水库

  大坑水库位于我镇松岗村委会以北,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集雨面积3.15km2,属于小(一)型水库。水库按50年一遇标准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48.53m,50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校核洪水位49.05m。水库总库容130万m3,正常库容89.35万 m3? , 受益镇区主要为清溪镇,捍卫下游面积1500亩,人口3.0多万人及清樟公路,清凤公路,对莞深公路,广深铁路均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水库距离我镇中心区近,洪水对镇中心区构成直接的威胁。

  水库枢纽工程有均质土坝一座,坝面长度350m,坝顶宽7.5m(不含防浪墙宽0.5m),坝顶高程51.15m,防浪墙墙顶高程51.65m。主坝最大坝高18m,为属均质土坝,迎背水坡为1:3。设副坝一座,长度为150m,最大坝高7m,坝顶高程51.15m。

  水库溢洪道位于主坝的右肩,净宽6m,无闸门控制,堰底高程为47.15m,最大下泄流量51.70m3/s。

  现建有一条钢筋混凝土输水涵管,涵管内径1.0m,洞底高程37.15m,最大泄量6m3/s,涵头改造于2006年进行重建。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副坝筑坝土质较差,防渗性能低,迎水坡为浆砌石护坡,防渗性能不足,目前已计划进行砼护坡加固处理。

  ②10座小(二)型水库

  A、河坑水库

  河坑水库位于我镇青皇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3km2,总库容60万m3,正常库容51.24万m3,水库现有主坝一座,副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2万多人口,捍卫青湖工业区数十家企业。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150m,最大坝高13m,坝面宽3.5m,坝顶高程81.28m,迎水坡为1:2.5干砌石护坡,勾缝,背水坡坡比1:2.5,护坡草皮质量较差。副坝:总长度13m,最大坝高8m,坝顶高程81.282m,砼迎水坡护坡。

  溢洪道:溢洪道净宽7.0m,进水口高程为78.94m,最大排洪流量为39.10m3/s。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5m,外半径0.7m。进水口高程69.75m。斜拉式开关。最大泄洪流量5.6 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B、冷水坑水库

  冷水坑水库位于我镇罗马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4.1km2,总库容30万m3,正常库容21.5万m3。水库始建于1983年9月,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2000多人口,水库失事直接对罗马村构成重大影响。

  主坝:主坝为浆砌石拱坝,总坝长35.0m,最大坝高21.1m,坝面宽1.6m,坝顶高程142.62m。坝中间位置设实用型溢流堰,堰顶高程139.32m,净宽8m,最大泄流量为56.7m3/s。放水涵管为钢管,内半径0.8m,进水口高程126.5m,最大泄洪流量4.50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C、正坑水库

  正坑水库位于我镇九乡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0.8km2,总库容40万m3,正常库容31.15万m3。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万多人口,水库失事对我镇九乡村构成直接影响。

  水库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230m,最大坝高15.5m。坝面宽8m,坝顶高程81.256m,前后坝坡均为1:2.5,迎水坡为砼护坡,背水坡铺台湾草皮。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5m,塔式开关室,螺杆式起吊设备。最大泄水流量为5.8m3/s。

  溢洪道设于坝的左肩,净宽5m,陡坡段为1:4,浆砌石边墙,砼护底,消力池总长11.0m,深1.2m,最大排洪流量为80 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D、土船坑水库

  土船坑水库位于我镇铁场村,集雨面积1.89km2,总库容20万m3,正常库容13万m3。水库现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两座,放水涵管一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4000多人口。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200m,最大坝高23m。坝顶宽7.5m,坝顶高程116.76m,迎水坡为1:2.5干砌石护坡,未勾缝。背水坡坡比1:2.5,中间设二级平台,护坡草皮质量较差。

  溢洪道:原溢洪道净宽4m,设在坝左肩。2001年加建第二条溢洪道,净宽8m,进水口堰底高程均为113.62m,两座溢洪道最大排泄流量可达141.02m3/s。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4m,进水口高程98.32m,斜拉式开关,最大泄洪流量2.4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E、龙眼坑水库

  龙眼坑水库位于我镇铁场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6km2,总库容15万m3(非实测数据,为估计数据)。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校核1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万多人口。水库失事对我镇铁松村构成直接影响。水库有主坝一座,放水涵管一座。

  主坝:大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60m,最大坝高12m,坝顶宽4m,坝顶高程80.66m,前后坝坡均为1:2.5,迎水坡为浆砌石护坡,背水坡一般草皮。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预制砼管,内半径0.3m,斜拉式开关设备,最大泄水流量为2.5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但没有达标,也没有安全鉴定。根据最新测算,该水库实际库容不足10万 m3,计划降低为山塘。

  F、罗坑水库

  罗坑水库位于我镇三中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5km2,总库容60万m3,正常库容44万m3。水库现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万多人口。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160m,最大坝高13m。坝顶宽3.5m,坝顶高程54.07m。迎水坡为1:2.5干砌石护坡,勾缝。背水坡坡比1:2.5,护坡草皮质量较差。

  溢洪道:原溢洪道净宽5.2m,设在坝左肩,进水口高程为51.0m,最大排洪流量为17m3/s。

  放水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0.5m,进水口高程43.3m,最大泄洪流量5.9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但没有达标。

  G、龙潭水库

  龙潭水库位于我镇罗马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1.6km2,总库容14.6万m3,正常库容11.08万m3。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水主要用于生活用水供给,水库捍卫下游2000多人口。

  主坝:主坝为浆砌石拱坝,总坝长40.0m,最大坝高12m,坝顶宽1.6m,坝顶高程139.50m。坝中间位置设实用型溢流堰,堰顶高程136.00m,净宽8m,分两孔。放水涵管为钢管,内半径0.8m,进水口高程129.50m,最大泄洪流量3.2 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现已达标。

  H、黄泥坑水库

  黄泥坑水库位于我镇重河村,集雨面积0.3km2,总库容12万m3,正常库容9.5万m3。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校核1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1000多人口,200多亩农作物。水库有主坝一座,溢洪道一座,放水涵管一座。

  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40m,最大坝高12m,坝顶宽4m,坝顶高程79.65m。前后坝坡均为1:2.5,迎水坡为干砌石护坡。背水坡草皮质量较差,设反滤排水棱体。

  放水涵管为预制钢筋砼管,内半径0.4m,最大泄水流量为1.5m3/s。

  溢洪道净宽3m,浆砌石边墙及护底,最大排洪流量为12m3/s。

  目前该水库上有清溪湖水库,下有三坑水库,水库库容小,蓄水有限,原来用以灌溉蓄水的功能大大削弱,加之其地处偏远,交通困难,管理不便,正计划报废处理。

  I、楼仔水库

  楼仔水库位于我镇长山头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0.3km2,总库容25万m3,正常库容16.82万m3。现水库有主坝一座,放水涵管一座,溢洪道一座。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捍卫下游2000多人口和200多亩菜地。在水库下游1公里处有清樟公路。

  主坝:主坝为均质土坝,总坝长70m,最大坝高12m。前后坝坡均采用1:2.5。坝面宽为8m。背水坡坝脚设反滤棱体。

  涵管:涵管为钢筋砼压力管,内半径1m,斜拉式开关,最大泄流量为5.5 m3/s。

  溢洪道:溢洪道为开敞式,净宽3m,堰底高程为35.86m,最大泄洪流量17.8 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J、石船坑水库

  石船坑水库库位于我镇铁场村,是一座兼有防洪、供水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集雨面积4.3 km2,总库容30万m3,正常库容21万m3。设计洪水标准20年一遇,校核200年一遇。水库捍卫下游2000多人口,500多亩农作物。水库失事直接对铁场村构成重大影响。

  主坝:主坝为浆砌石拱坝,总坝长60m,最大坝高15m。坝面宽1.6m,坝顶高程127.26m。

  坝中间位置设实用型溢流堰,堰顶高程123.56m,3孔总净宽15m。

  放水涵管为钢管,内半径0.8m,进水口高程111.35m,最大泄洪流量3.9 m3/s。

  该水库可以正常运行,复核基本达标,但没有安全鉴定。

  (2)河道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镇防洪排涝基本发挥了地形优势,利用现有河道排水。现有河道比降平均为1‰,流速较快,部分河涌可以满足要求,部分进行了整治,但标准低,不能满足过流要求,局部工程质量差,缺乏统一规划,上宽下窄,侵占河道,跨河桥梁束窄河水断面,阻水严重,部分河涌淤积较重,杂草纵生,部分河段河岸倾倒垃圾,洪水影响行洪,比较明显的有铁矢岭河、厦坭河、大利渠、二坑水,九乡渠等。

  A、清溪河

  清溪河从清溪湖至镇政府段共3.2公里于2008年上半年可完成护岸整治,镇政府至电视台段纳入文化公园建设内容,已于2008年1月完成整治处理。电视台下游至石马河,已作浆砌石护岸,有效地保护着沿河两岸地带。铁矢岭河汇入口左岸护砌长0.285km,右岸护砌长0.525km,也可以保留使用,汇合口以下局部沿岸工厂自行局部护砌,但标准低,护砌质量差。清溪河与茅莗水库水交汇处下游100m处水闸已经废除,电视台往下河道淤积较严重。

  B、铁矢岭河

  铁矢岭河起点为茅輋水库溢洪消力池出口,终点为清溪河汇入口,渠道总长5.3km,现状上游河宽10-15m,下游河宽度15-24m,安全泄量为223.5m3/s。千秋岭至铁矢岭段河道狭窄,最窄河底宽仅5m,河岸与河底高差10m,左岸建满工厂,右岸为道路。文化中心往下至清溪河入口1.5km,均已浆砌石护砌,可以正常使用;而科技路至清凤大道段为天然河道;龙眼坑水汇入口至独树渠汇入口之间0.85m也已整治完好;独树渠入口至副坝渠入口长2.95km,该段河道过流能力明显不足,上游千秋岭两侧河道只有简单护砌,现局部已坍塌,影响了河道行洪,对两岸工厂、居民安全造成威胁。

  C、厦坭河

  起点契爷石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出口,终点为石马河汇入口,河道长6.84km,现状上游20多米宽,至2007年12月,厦坭河从契爷石水库溢洪道至厦泥桥段全长4.3km河道已完成河道整治工作,实现全线畅通,砼护底及护岸。河道安全泄量为154.7m3/s,满足五十年一遇洪水的排洪要求。厦泥桥至塘厦交界处长1.9km段河道为天然河道,曲率大,部分河段厂房侵占河道阻水,由于塘厦厦横桥段渠底高及该河出口东深供水渠阻水,造成该河段在契爷石水库排洪时我镇该段河道洪水受阻,东深供水渠处每年有3次以上水库排洪时渠深下部淹没,严重威胁该渠安全,且下游洪水溢出河道,两岸房屋工厂、菜田受淹。该段河道整治工程已动工建设,预计于年内全面完工。

  D、三坑水、大坑水、二坑水

  大坑水河道防洪工程起点为大坑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出口,终点为二坑水河口,河道长0.6km,河道安全泄量34.9m3/s,渠道现状全部护砌完好,河宽6~8m,过流能力满足五十年一遇要求。

  三坑水河道防洪工程起点为清溪湖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出口,终点为大坑水汇入河口,河长2.0km,河道安全泄量87m3/s,河道现状全部护砌完好,河宽5~6m,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二坑水河道工程起点为大坑水与三坑水交汇口,终点为石马河,河道为人工整治河道,河道长3.3km,河道安全泄量29.3m3/s,渠道现状全部护砌完好,平均河宽8m,为大坑和清溪湖水库及区间排洪渠,该渠穿越镇中心,河道过流能力严重不足,暴雨和水库排洪时,沿途工厂、民房、企事业单位受淹,水深最大达1.2m以上,亟待整治。

  E、九乡水、正坑水和骆坑水

  九乡水起点为正坑水与骆坑水汇合口,终点为契爷石水库库尾公路,为人工改线土渠,渠长1.67km,渠宽2~6m,河道安全泄量9.0m3/s,洪水期严重阻水,其下游出口妈祖庙以下局部高地渠底高于上游渠底高程,造成水流不畅,人工后改线穿山段局部过流不足,洪水不能下排,一般暴雨即造成灾害,上游部分厂房和民房受淹,水深最大达1.0m以上。

  正坑水起点为正坑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出口,终点为九乡渠起点,渠长2.1km,河道安全泄量13.3m3/s,上游局部为天然渠道,由于中游建厂,该河道分成二股分后又汇合,汇合后渠道为人工护砌河道,下游局部渠道封于房下,九乡桥过流断面不足,成为过流瓶颈,桥边供水管高程底严重阻水。

  骆坑水起点为骆坑塘溢洪道消力池出口,终点为九乡渠,渠长2.08km,河道安全泄量6.2m3/s,渠道现状全部护砌完好,河宽平均4.3m,九乡公交车站处渠岸顶高程低,过流能力不满足要求,穿九乡公路的桥和距公路桥30m处的桥,二桥严重阻水,正在改建中。

  F、罗坑水

  罗坑水起点为罗坑水库溢洪道消力池出口,终点为清溪与塘厦交界,河长4.95km,河道穿越镇区,沿岸建满房屋,上游为天然河道,进出口底宽4—6m。经洪水复核天生湖水、百劳坑水满足过流能力,龙潭水、冷水坑水河道出口段不满足过流要求。

  龙潭水与罗马路交叉处上游100m向下均浆砌石护砌,护砌长450m,宽约4m,深约2.5m,河道安全泄量为58.2m3/s。

  冷水坑下游渠道两侧全部直立浆砌石护砌,长0.72km,河宽约15m,河道安全泄量为97.1m3/s,罗马大道右侧没有护砌。

  天生湖中游渠道两侧全部直立浆砌石护砌,长0.78km,河宽约8m,河道安全泄量为36.9m3/s,下游河道为天然河道。

  百劳坑水两侧全部直立浆砌石护砌,长1.0km,河宽约14m,河道安全泄量为21m3/s。

  (3)排水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①镇区管网排水系统现状

  我镇雨水规划以镇为界,管网排水系统分为石马河下游片、二坑水、清溪河片和厦坭河片、罗坑水五大管网排水系统,最终均汇入石马河。清溪河片排水系统以清溪河为排水承泄区;厦坭河片排水系统以厦坭河为排水承泄区,罗坑水片排水系统以罗坑水为排水承泄区。石马河下游片排水系统通过排水管路进入天生湖水、冷水坑水、龙潭水、最后流向为石马河;清溪河片分为清溪河干流片和支流铁矢岭河片。其中:铁矢岭河片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厦坭河片排水系统以厦坭河流向为排水主干的敷设方向,沿河敷设雨水主干管,最终将雨水送入厦坭河。清溪污水排水系统目前基本没有建设,大部分为雨污合流制,就近排入河道和沟道。但排污管路及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完毕,清溪河下游建长山头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

  ②主要排水渠道现状

  A、大利渠

  大利渠起点为大埔,终点为厦坭河入口,渠长3.33km,河道安全泄量8.5m3/s,原渠为明渠,浆砌石直墙护砌,上、中游渠断面宽3.0m,高2.0m,下游埔星东公路桥断面最窄为1.5m,渠上建厂房,严重影响了排水能力,洪水时出槽,淹没周边民房和工厂。目前大利渠道已经整治,大大提高过流能力,降低了两岸工厂、居民房屋的洪涝灾害的影响。

  B、三星渠和李有塘渠

  三星渠起点为清埔路,终点为厦坭河入口,渠长1.96km,河道安全泄量32.1m3/s,渠道局部河道狭窄,过流能力明显不足,两侧渠道全部工程只有简单护砌,局部采用箱涵,过流断面明显不足,影响了排涝,对两岸工厂、居民安全造成威胁,急需整治。现状渠宽3.5m,为浆砌石直墙护砌,三岔口桥处,上游来水汇集至渠中,一般暴雨漫出路面约0.5m。

  李有塘渠为三星渠的一条支流,渠长1.3km,河道安全泄量2.1m3/s,出口0.32km为暗涵,上游护砌0.67km,渠宽1.8m,现状过流能力不满足要求。

  C、莲塘渠和谢坑渠

  莲塘渠起点为清凤大道,终点为罗坑水入口,两侧渠道有块石护砌,现状渠底宽2.5m,渠深2.3m.,河道安全泄量10.8m3/s,过流断面明显不足。

  谢坑渠为罗坑水支渠长0.45km,比降9.7‰,河道安全泄量20.5m3/s,两侧渠道有块石护砌,现状渠底宽2.5m,渠深2.3m,过流断面满足要求。

  D、铁松涵与铁松渠

  土桥涵起点为葵清路,终点为铁矢岭河入口,涵长2.33km为箱涵结构,尺寸为1.2X1.5m,渠道安全泄量为37.6m3/s,过流能力满足要求。铁松涵出口以下为铁松渠,铁松渠出口为铁矢岭河,该渠正在进行浆砌石护砌整治长0.8km,渠宽4.0m,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E、土桥涵

  土桥涵起点为葵清路,终点为厦坭河入口,涵长1.50km,为箱涵结构,其尺寸为2.0X2.0m,涵洞比降5.3‰,安全泄量21.4m3/s,过流能力满足要求。

  F、九乡支渠涵和新厦渠

  九乡支渠为骆坑水支渠,为原规划排污涵,涵长1.24km,入口尺寸1x1.5m,现状洪水时参与排水,为钢筋砼箱涵,底宽1.5~2.8m。

  新厦渠为骆坑塘水支流,渠长0.39km,现状渠宽1.6m,安全泄量3.7m3/s,为浆砌石护砌整治,渠道过流满足要求。

【2020水库防汛应急预案】相关文章:

1.水库防汛应急预案演练

2.2020水库防汛应急预案范文3篇

3.2020最新超市防汛应急预案

4.防汛应急预案

5.水库防汛工作汇报

6.水库防汛工作总结

7.水库防汛的安全管理总结

8.水库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64894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