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差异化教学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论文(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策略

  所谓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就是指在承认智能差异及性别差异的前提下,通过设定不同的舞蹈学习目标,提供不同的舞蹈学习资源,采取不同的舞蹈教学方式来辅导幼儿学习舞蹈,并对学习结果进行不同的评价,以帮助幼儿施展才华、发展个性的一种特殊教学模式。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设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据多元智能理论可知舞蹈主要与“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密切相关。这两种智能的差异,导致幼儿舞蹈的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学习动机兴趣的不同。有的孩子领悟能力强、学得快,对舞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有的孩子学习能力弱,学习速度慢,对舞蹈的兴趣也较弱。这就要求幼儿舞蹈教师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兴趣制定差异化的学习目标。例如能力较强的孩子要求其动作到位、流畅还要美观;能力较弱的孩子就只能要求他做到动作准确、完整,然后慢慢逐渐提高要求。

  忽略孩子的能力,盲目制定过低或过高的学习目标只会挫伤他们的学习兴趣、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为孩子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鼓励他们进步,帮助他们成长。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是进行差异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二)选择不差异化教学方法智能的差异也决定学习方式的不同,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语言智能强的孩子喜欢通过老师口头或书面讲解来理解舞蹈知识并进行学习;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孩子喜欢教师进行示范,自己通过模仿进行学习;音乐智能强的学生则喜欢通过对音乐的把握来促进舞蹈的学习。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更好地学习、成长。常见的教学方法有示范法、游戏法、故事法、音乐情境法、实物演示法等等。

  示范法。示范法是最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教师在前跳,学生在后学的模式。随着媒体教学的发展,还演变出了视频示范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很传统、较枯燥,幼儿容易产生疲劳,学习兴趣也不高。

  游戏法。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孩子最正当的活动。儿童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应该以游戏的方式呈现。

  把舞蹈和游戏结合,使舞蹈教学游戏化,让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舞蹈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丢手绢》是一个小游戏,教师可以将其改编为儿童舞蹈,那么孩子们就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儿歌和舞蹈了。

  故事法。没有一个孩子不爱听故事,教师可以抓住儿童这一心理把舞蹈故事化,将儿童舞蹈变成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小故事。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数鸭子》《拔萝卜》等歌曲就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很适合创编儿童舞蹈。

  音乐情境法。舞蹈和音乐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就像1对孪生姊妹。我国古代就有“舞者,乐之容也”的说法。有人这样论述其二者的关系“乐在耳曰声,在目者曰容”舞蹈是音乐的形,音乐为舞蹈的容。音乐和舞蹈在节奏、旋律、结构、抒情性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②因此教师应利用音乐为幼儿创设舞蹈情境,增强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促进其舞蹈的学习。

  实物演示法。儿童舞蹈大多是模范生活中的事物而创,例如《蝴蝶》《毛毛虫》《大树》《鲜花盛开》等舞蹈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植物的特点,舞蹈中就能更好地表现它们的特点。

  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千差万别的孩子的需求,才能激发和保持儿童的好奇心。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儿童舞蹈差异化教学的有力保证。

  (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舞蹈道具在父母、老师的引导下,受社会角色要求的影响,幼儿在小班时就有了性别认同能力,他们已经理解了“男女有别”的道理。性别不同直接造成幼儿在音乐的选择、舞蹈动作选择、舞蹈道具选择等方面的差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兼顾男女幼儿对音乐、动作图式、舞蹈道具各方面的不同需求。

  音乐选择的差异。女孩多喜欢轻柔、优美、缓慢、甜美的音乐;男孩更多喜欢节奏欢快、气势恢宏的音乐。音乐的风格决定了舞蹈姿态的不同,男性幼儿通常喜欢有力、快速的`舞蹈,而女性幼儿则喜欢柔美、婉转的舞蹈。

  舞蹈动作选择的差异。女孩多喜欢表现鲜花、蝴蝶等优美的形象,因此女孩多选择碎步、移步、垫步、手腕转动、兰花指等优美、细腻的舞蹈动作;而男孩则更为喜爱怪异、新奇好玩的动作形象,如毛毛虫、航天飞船等,他们常常选择跑、冲等较大较激烈的舞蹈动作。幼儿教师尤其应通过各种途径,丰富自己的动作图式,了解女性舞蹈和男性舞蹈的异同,以满足不同性别幼儿学习需求。

  舞蹈道具选择的差异。有学者指出在玩具的选择上,幼儿在小班时已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偏好④。舞蹈道具也是玩具的一种,男女幼儿对舞蹈道具的选择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男孩更倾向于选择自然的、简洁的道具,如棍子、圆圈等;女孩则更喜欢那些装饰美观、点缀物较多的道具,如扇子、装饰美观的草帽、手巾等。⑤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舞蹈资源和不同舞蹈道具,确保兴趣各异的幼儿都能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舞蹈道具和舞蹈资源,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并促进其更好地学习舞蹈。

  (四)采取差异化评价和检测既然幼儿的“智能”各有不同,欣赏的舞蹈风格、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的舞蹈资源及道具都有很大差异,那么其学习结果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差异化的评价和检测。

  首先,在评价时要考虑到幼儿领悟能力的强弱、学习速度的快慢、舞蹈天赋的高低。不能一味地批评学得慢的孩子,也不能一味表扬跳的好的孩子。只要和之前的自己相比有进步的孩子都应该得到鼓励、受到表扬;凡是态度不认真、有所倒退的孩子都应该给与警醒。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评价语言都应该是积极的、具鼓励性的。

  其次,要考虑到幼儿的性别差异,进行“性别化”的评价。

  幼儿教师以女性为主,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状况,女性教师应当尊重男性幼儿的舞蹈特点、学会欣赏男性舞蹈动作图式,尽量避免用女性的眼光评价与否定男性幼儿的动作方式,避免使用女性舞蹈的标准评价男性幼儿的学习成果,而应改善于发现男性幼儿的优势,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三、幼儿舞蹈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一)尊重个性,培养特长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面对千差万别的孩子,幼儿教师如果能敏锐地发现、并顺应学生的天赋,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进行引导,必定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才华的施展。幼儿教师在实施舞蹈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严厉地要求那些具有舞蹈天赋的幼儿,能促进其舞蹈才能的发挥;同时应适当放松对那些缺乏舞蹈才能的幼儿的要求,以便留足空间促进其他智能的发展。差异化的教学不仅尊重了儿童的个性,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特长。

  (二)自由表达、快乐成长幼儿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为舞蹈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舞蹈一种是集音乐向上、肢体训练和文化理解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以肢体为语言,表达个人情感,宣泄喜怒哀乐。舞蹈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的提高都有极大的意义,舞蹈还有助于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尚品质、坚强意志的形成,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差异化教学能帮助每个孩子力所能及地学习舞蹈,最大程度地感受进步的快乐,在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体会真、善、美的力量。

【差异化教学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积极心理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论文

2.浅析现象学教育学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3.Multisim在电工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4.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5.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6.英语在幼儿教学的应用论文

7.愉快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8.微格教学应用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36551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