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2)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4

  教研工作的便利,使得教研员对新课程标准学得早,学得多,宣讲得也多。而市局组织的这次活动,给了我一个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行为上的机会,我更将这节课视为检验自己对新课标语文教育理念的理解感悟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的实践标尺。

  《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文质兼美,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特别是其中一些写意的.语句,含义深刻,发人深思。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即:

  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品味课文语言的气势、节奏与激情。

  3、掌握三读式散文阅读赏析方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以个人对新课标的理解为指导思想。新课标认为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我的理解是这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属性──对话性。围绕这一属性,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五个注重,即注重情境创设,为对话营造氛围;注重朗读感知,为对话夯实基础;注重内外勾连,为对话丰富内涵;注重个性化阅读体验,这是对话能否有效高质的重要条件;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这是对话活动的重要目的。为了能很好地体现对话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由课文解析型模式向活动建构型模式转变,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由问题式(设计琐碎问题若干,组织逐个击破,目的是让学生明确知道答案)向话题式(提炼少量话题,组织讨论交流,目的是通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建构生成)转变。

  这节课,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好一个安塞腰鼓!设定话题。师生围绕一个好字,生发出三个子话题展开对话交流:好鼓,侧重于对安塞腰鼓艺术形象的感知;好文,侧重于对课文优美语言的品味;好创意,侧重于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对话交流的目的在于达成新课标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识别排比句,为其划分类型,品读排比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同时,语文知识得以落实,阅读技能得以培养。由初读感知,到品读美句,再到解读难句,逐步深入的三读,既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也教给了学生品读赏析美文的基本步骤及方法。三读之后的一写(广告创意),既体现了读写结合、学用结合、课堂与生活结合的教学原则,又由于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作情境,给了学生驰骋想像力的较大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造的欲望。不少学生作品宣传意象准确,语言简洁明快,构思富有创意,使本节课由于生成了新的教学资源而显得较为丰实。

  当然,由于我平时较少与学生相处,相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我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状况等的了解不够细致,课堂上也出现了教者目标预期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相差较大的情况,师生之间个性化阅读体验的交流落实得不够理想。如果时间允许,我将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从课文中读到的体验,这最能检验课堂对话的效果。二是在学生作品评点这个环节上还能做得更好:教师的评点由于是即兴的,不见得准确、全面、到位;也应适当让学生参与评价,进行生间互评;点评结束后,应对学生创意情况作一小结,从总体上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会更加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这节课还有其他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启示我:

  1、学生的原有知识、情感体验是其构建、探究、生成新知的基础。要上好一节课,首先要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课堂教学实践是开展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平时工作要进一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多投身教学实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更多研究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活动组织策略,努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建构与自主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成功,才是教学最大的成功。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5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

  1、了解腰鼓,看腰鼓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3、多元化理解文本主旨。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关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注重问题设计:

  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

  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还有初读课文之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的安塞腰鼓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学生看完精彩的腰鼓表演后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受到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进一步的感知。

  3、注重朗读:

  放声朗读,尤其是朗读比赛,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先自读,后比赛读,或小型集体读,形式各样,单读雄深、酣畅,余味无穷;双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宛转低回,听者陶醉之际,戛然而止;集体朗读气势磅礴,抑扬顿挫,响彻耳鼓,这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了本班全体同学的朗读实力,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我也清楚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这节课不足的是教师在突破重点内容时,有待于挖掘和拓宽;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不够到位。

  2、教师的板书设计较凌乱,书写不够规范。

  3、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

  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改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46079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