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物理教学计划(4)

实用文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物理教学计划 篇7

  【整体设计】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可分为4部分:

  1.课题引入。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分辨,由对于一些物质用通常辨别物质的一些办法无法直接辨别,引到需要用新的科学方法解决来引入。

  2.密度概念的引出。应通过直观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所以,组织学生做好“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突破此难点的方法是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电功率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3.密度的公式、单位。要注意公式书写的规范和变形公式的教学。但密度的单位属于组合单位,是第一次在初中物理中出现。教学时应让学生弄清密度单位的组成、符号、读法、写法。㎏/m3与g/m3之间的关系学生易混,也要加以强调。在后面的例题教学时,也要注意强调统一单位。还要运用教材中的小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密度这一概念的认识。

  4.密度的应用。可以用教材上的例题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习题,为了让学生熟练运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解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学生“一题多解”。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教学关键】

  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启发和观察实验的教学方法。并配合讲授、讨论、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优化,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课时安排】

  2课时。(第1课时学习“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密度”,第2课时学习“密度的应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3.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3.在概念建立过程中,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

  学生:托盘天平和砝码、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和铝块、不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和肥皂块、大注射器等。

物理教学计划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质点的定义,研究物体某种运动时会判断其能否被看做质点,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要求能在选取不同参考系后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

  知道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领悟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物理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体会参考系选择的重要性。分析质点运动的实例,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

  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

  (4)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不同层次学生分工不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点

  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

  会正确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并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难点

  建立质点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学生搜集视频 :神州卫星的发射,鸟的飞行、行星的运动等运动视频

教具乒乓球、小车、皮球、装有金鱼的鱼缸、悠悠球、双节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由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并板书本节课需要的掌握知识点(不必写出详细内容),学生举手阐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内容逐项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对疑惑问题逐一解决。

一,机械运动

  【问题探究】——C层学生操作

  学生展示搜集的视频:神5升空

  学生活动: 1。对打乒乓球 2。秀球技 3。学生表演悠悠球 4。表演双节棍

  (设置目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归纳】——B层学生总结

  概念: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请大家举出生活中有关物体做机械运动的其他例子

二,质点

  【问题探究】——学生生成问题

  学生展示小鸟飞行视频,并生成以下问题:

  1。要准确描述飞鸟身上各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容易吗?困难和麻烦出在哪?

  2。如果我们研究它从北方的某个地方飞到南方的某个地方,需要了解它各部分的区别吗?

  3。那么如何来描述它的运动呢?

  【总结归纳】——B层学生总结

  1)概念:忽略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其质量。

  2)条件: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无影响。

  3)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1)举例说明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哪些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而哪些不能被看作质点?

  2)以前还学过哪些理想模型(轻杆,轻弹簧,轻绳,光滑小球),其分别忽略了物体的哪个次要因素?

三、参考系

  【问题探究】通过一首诗来探究参考系的选取——A层学生诵读

  《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总结归纳】——B层学生归纳

  概念: 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择标准的其他物体。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自荐向全体学生展示

  1。回忆有关描述物体运动的诗句,并指出选取的参考系是什么?

  2。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是否相同,请举例说明?

四、坐标系

  【问题探究】——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展示思考结果

  生活中有关运动的例子很多,请依次举出三种运动:直线运动、平面运动、空间运动

  1)物体落地

  2)板擦擦黑板

  3)鱼在水里游

  如何准确研究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总结归纳】——B层学生归纳

  1、概念: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分类:

  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

  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维坐标系(立体直角坐标系)

  3、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学生活动:举出三个不同物体的运动,要求其需要用三种不同的坐标系描述其位置

  【自我测评】

  1、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

  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演员

  E。参加一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在冲刺过程中

  F。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的箱子

  G。计算子弹从枪口到靶心的飞行时间

  H。测量子弹船过一张薄纸的时间。

  2、描述物体地运动,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参考系是地面

  (B)地球绕太阳近似做圆周运动,参考系是太阳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只能取地面为参考系

  (D)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简繁程度会不同

  【小组合作学习】

  3、一深4米的井中用水桶提水,出井口后再往上提了1米,选井口处为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是 。如果选水面为坐标原点,那么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为 。

  【板书设计】(阴影部分为预习学生的板书,后面内容为上课时其他同学补充的知识点)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2、质点: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关判断

  理想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

  3、参考系:概念: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如何选择

  4、坐标系:概念: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分类:一纬坐标系、二维坐标系、三维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作业】《必做题》

  1。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第二节课,并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2。 (1)GPS定位系统是怎样确定地面置?

  (2) 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

  (3)在教室中建立一个坐标系,确定你坐位的坐标。

  《选做题》

  3。思考课本第13页“问题与练习”中各题,要求准确回答。

  (第1、2题为全体学生作业,第3题为选做题,要求A层学生必须完成、B层学生自愿完成、C层学生可不必完成)

【关于物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1.关于物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九篇

2.关于物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9篇

3.初二物理教学计划范文锦集6篇

4.关于物理工作计划范文锦集5篇

5.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总结范文锦集6篇

6.关于学期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

7.关于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十篇

8.关于化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九篇

9.关于小学教学计划范文锦集八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44633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