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教研组工作计划(2)

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文件精神,组织全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推进语文教改工作,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具体工作

  1、学习理论,推进教改

  在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的同时,着重抓教学工作的落实,推进教改工作的进程。组织全组学习教育理论,鼓励在教学实践中做教改尝试,努力通过研究课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师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学生由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转为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主体。

  ①45岁以下的老师每人做一节课(2周之后开始,2周之内报到组长处。均在期中前完成)。

  ②在听课基础上,全组推荐一名初中老师和一名高中老师的课为校级研究课。

  配合9月下旬或10月中旬宣中教研室来听课、督促工作的形势,组织老师们学习初中新课标和高中新大纲,要求教师思考课堂教学改革如何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使课堂成为既是教师创造性才能和智慧充分发挥的舞台,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最好场所。

  ③组里设奖励制度。

  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对善于发现学生文学方面特长并精心培养使学生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组里给予表彰奖励。(如何界定学生的成绩,细则待确定。)

  2、加强管理,落实常规

  ①落实年级各课组

  初一 赵宝琴 周五上午第4节 高一 马子文 周三下午1—2节

  初二 郑崟 周一上午第3节 高二 邹存昕 周一上午5—6节

  初三 徐婕 周一下午第2节 高三 赵大年 随时

  ②每学期期中、期末检查两次教案

  ③教研组长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每位教师一周听一节(提倡同头),青年教师听课每周不少于3节,做好记录。

  每位语文教师都应重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④A、初高中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练习的习惯。

  初中除6篇大作文外,每学期练笔不应少于10次。

  高中除5篇大作文外,每学期练笔不应少于10次。

  B、初高中都应重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有意义的报刊杂志和课外书。

  C、培养学生课外积累的习惯,特别是高中,每位老师应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每个学生最少使用一种积累方法,积累有意义的材料。如简报、摘抄等。

  ⑤作业要适量,有效。要有检查,有批改,有讲评,并及时反馈给学生。

  ⑥每位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了解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多与同事研讨、请教,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注:组长会及时把领导、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反馈给本人)

  ⑦抓好期中、期末的考试和总结工作。

  3、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① 每位青年教师应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新课标,在教改中走到前列,学期末有教改的论文或总结。

  ② 青年教师要虚心学习,广泛听课,每周听不少于三节课,做好记录,期末检查。

  ③ 教研组长及组里的中老年教师要经常听青年教师的课,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青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有什么想法、困难、要求可及时与组长或老师们交流,争取得到及时的帮助。

  ④每位青年教师要积极参加市、区、校的教研活动,并从中提高自己,尤其是文学社的各项活动,从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

  ⑤努力掌握教学媒体的应用技术,积极参加培训。

  4、初高三毕业班的工作

  ① 初高三教师要发扬我组的光荣传统,勇于奉献,踏实苦干,要团结协作,打整体仗,加强同头研究、沟通。

  ② 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根据情况改进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尤其注意对学生分层指导,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③ 抓好期中期末的考试总结,为下学期做好铺垫。

  5、做好66文学社的工作

  ① 发行四期文学报

  (9—10) 49期 郑崟 陶晓燕 (11—12) 51期 潘晖 赵立华 耿焱

  (10—11) 50期 南方程蕾 (12月以前)52期 刘倩杨淑芳

  ②组织一次征文活动 题目“我爱读书” 时间 10月底出稿

  ③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 时间 11月下旬

  ④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题目“我爱读书” 时间 12月初

  ⑤组织一次参观活动 地方待定 时间 争取9月下旬

  ⑥组织一次讲座 题目、人选、时间待商定

  ⑦完善文学社的整顿:落实高一、二,初一、二年级文学社人员(发证),9月下旬文学报公布其姓名;重新选定文学社社长。

  ⑧组织文学社新老社员活动:宣讲文学社的活动计划、总结成绩、介绍人物、诗朗诵表演。

  ⑨组织好第五届“春蕾杯”作文竞赛活动。

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3

  一、情况分析

  (一)人员情况

  本学期我们小班组有3个班,共有6名教师。其中高级职称1名,一级职称1人,其它均为新教师。

  (二)现状分析

  1、主要优势

  (1)组内有4位教师曾将担任过小班班主任,有一定的小班年龄段教育教学经验,经过上学期的共同合作、相互磨合,大家组内教师的工作方式有所了解,相互间的配合有了一定的默契。

  (2)在专题研究方面,上学期我们教研组对小班娃娃家环境创设及材料的投放进行了研究。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教师们在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材料的投放上有了新的见解,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的材料具更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游戏行为;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比较熟悉的而且容易操作的材料,更能让幼儿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等等,并能对角色游戏中出现的一些材料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虽然组里教师队伍较年轻,但他们各方面能力较突出、较努力、上进。

  2、存在不足

  (1)通过组内集体备课,教师已能独立备课,但教师在集体教学的目标制定上还存在很多的疑虑,如:活动中有价值的点很多,到底哪些可以作为目标,成为本活动的主要落脚点? 目标的适切性与挑战性如何把握?同时也发现目标在文本呈现的时候易出现偏差。在用词、语言组织上的困惑,文本上呈现的目标出现角色混乱,表述不清等问题。

  (2)在环境创设方面,虽然教师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温馨的生活环境,但在娃娃家游戏开展中教师如何进行观察指导还存在着很多的疑虑和困惑。

二、指导思想

  以《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上海市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为指导,贯彻落实园务计划、保教计划为精神,“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发展个性为核心,提高教研组内教师素质,提高保教质量。

三、工作目标

  以《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以及《上海市保教质量评价指南》为指导,在全面领会园务计划和教研计划精神的基础上,研读课程新教材,以集体教学活动为抓手,学习探讨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与制定,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关注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小班娃娃家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使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与成功。

四、重点工作与措施

  (一)研读课程新教材,探讨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设计与制定,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继续学习“纲要”、“指南”,用于指导工作实践,研读新课程教材及《幼儿园小班年龄幼儿评估指南》,使教师清晰课程教材的目标,进一步熟悉小班年龄幼儿的特点及需要,选择适合的教材。

  2、聚焦集体教学案例,分析教材的核心价值,共同发现目标制定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修改,提高个体的能力。

  3、以“一课三研”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集体梳理理论依据、集体备课、分层次开展实践活动、案例辨析等教研方式,逐步提高教师制定目标及评价的能力。

  3、观摩交流: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注重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定位、及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开展案例分析、说课、现场诊断和参与讨论等不同形式的实践研究,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的目标价值的问题。

  5、教研组长保证每周进课堂听课,对教师的教学现场进行诊断,并采取跟踪调整现状的方法帮助教师如何关注目标的达程度。

  (二)关注角色游戏,研究小班娃娃家游戏的指导策略,推进游戏的发展。

  1、学习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对“如何指导小班娃娃家游戏“进行研讨:小班年龄段幼儿的角色、语言、动作等特点?教师在投放材料及指导的序列是怎样的?在娃娃家中培养孩子哪些能力和品质?

  2、相互学习教师的游戏案例撰写,分享游戏指导中的点滴经验,辐射指导方法、

  3、发挥年级组的群体力量,不定期地在组内进行游戏开展的经验交流、总结与探讨,

  及时调整各自的目标,学习好的方法。

五、具体活动安排 略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gongzuojihua/356648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