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商场服务礼仪的重要性(2)

礼仪常识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语言

  语言是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主要工具,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充分体现他的品德、修养和知识。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半语六月寒”,得体的语言表达常有事半功倍之效,同样失礼的语言亦会使前功尽弃。尊重对方的语言,亦会赢得对方的尊重。

  商场面对的不仅是本地消费者,还要为外地,乃至外国消费者提供服务,因此,营业员的语言能力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的好坏。试想一下,如果买卖双方各说各的,谁也不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仅仅凭手势进行交流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其间的苦恼自不用说,即使做成交歇脚时也会留下不必要的麻烦。商场营业员不仅要会说普通话,还应对中国主要的方言(广东话、福建话、上海话等),以及英语日常用语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以便于和不同消费者交流,了解他们的愿望,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语言是礼貌不仅体现在语言的掌握程度上,更重要提表现在语言的表达技巧上,我们常说“一名话能把人说得跳起来,一名话也能把人说得笑起来”。商场服务语言的表达讲究,亲切——和气、谦逊、真诚;准确——给消费者提供正确、可靠的信息,表达明白,不含糊其词,不模棱两可;生动——言辞活泼、有感染力;文雅——言谈讲究文明礼貌,言辞得体,不粗俗。具体地说,营业员在与顾客语言交流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恰当的称谓。恰如其分的称谓常给人以亲切感,可以起到很好的感情沟通作用,反之,则使人感到不愉快。称呼顾客时应注意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民族、习惯的不同,因人而异。在一些地区、行业流行的称呼方式,用到了其他地方和行业就未见得适宜,甚至会引起人的反感。营业员在称呼顾客时,应使用大众一般认可的称谓,如:“同志”、“师傅”、“大爷”、“大娘”、“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先生”、“太太”等等。对一些流行称谓,如:“哥们”、“姐们”等有使用应慎重其事,切不可使用“哎”、“喂”等不礼貌,或带有偏见、歧视、侮辱色彩的语言指称顾客。

  使用“十字”礼貌用语。使用“十字”礼貌用语是对服务业员工的基本要求,所谓“十字”是指:“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但作为一个高素质的营业员,在实际工作中不应以此为满足于,因为千篇一律的词句会使人厌烦,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意思。

  做到“六不”。即:不说阴阳怪气的话;不说低级趣味的话;不说讽刺挖苦的话;不说有伤别人自尊心的话;不说强词夺理的话;不说欺瞒哄骗的话。

(三)态度

  满意周到的服务是与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密切相关的,营业员如果对待消费者的态度有所偏差,再好的仪表、再标准的语言也是枉然。服务态度以公允、热情、主动、耐心、周到为基本要求。

  公允,要求营业员一视同仁,以正直的心态对待所有消费者,不因职业、地位、民族、地域、年龄、性别、外貌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做到“童叟无欺”,处处体现平等待人、公平交易的精神。

  主动,要求营业员在工作中主动接近顾客,不消极等待,更不能对顾客视而不见,要让顾客有时刻被人关注和重视的感觉。应做到:主动和顾客打招呼;主动询问顾客的需求;主动当好顾客的参谋;主动帮助挑选商品;主动帮助顾客解决问题,处处体现顾客至上的精神。

  热情,要求营业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以真诚、自如的微笑,以温和、清楚的语调对待顾客。应做到:顾客来时有招呼;顾客询问有回应;挑选商品有介绍;收款找零有交代;顾客离开有道别,处处体现礼貌服务的精神。在热情为顾客服务时,营业员必须恰当地表达热情,把握分寸,切忌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而“过分热情”、“不厌其烦”和“喋喋不休”,适当的感情距离有时更有利于沟通和交流。

  耐心,要求营业员在服务工和中充分理解消费者,把方便让给消费者,把困难留给自己,以百问不繁、有问必答的态度对待消费者。应做到:买与不买一个样;买多买小一个样;大人小孩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退货买货一个样;忙时闲时一个样,处处体现一切为了顾客的精神。

  周到,要求营业员在工作中从顾客的利益出发想顾客之所想,急顾客之所急;从专业服务的角度出发为顾客解疑排难,相关事宜应向顾客解释清楚,不应对顾客有所隐瞒。每笔业务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粗枝大叶。要处处体现一切为了顾客的精神。

(四)规范服务

  规范服务是现代商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商场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规范的服务亦表示了商场对消费者的一种尊重。营业员应熟悉服务程序、规范,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但是商场客流变化大,情况较为复杂,需要营业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可因自己的原因而怠慢顾客,降低服务质量。在营业高峰营业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按序服务,先来的客人有优先享受服务的权力。交叉服务,为提高服务速度,减小顾客等待的时间,营业员应有“接一顾二招呼三”的能力,即,在接待第一位顾客时,同时对第二、第三位(乃至更多)顾客有所关照(可以是一名招呼“请稍等”,可以是一个眼神),向他们传递已被关注的信息,以取得顾客的谅解、支持和帮助。

三、纠纷处理

  商场服务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消费者,要面对意想不到的情况,因此,在服务中与顾客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及时地化解纠纷,缓和矛盾,并最终解决问题。

(一)商场纠纷的原因

  营业员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与矛盾涉及商品质量、服务态度、行为过错、误解、理解差异、故意侵犯、意外事故等诸多方面。纠纷的引起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营业员;有时确实是因较大的问题而引起纠纷,也可能为些小事而不可开交。究其原因大致是:某一方的利益确实受到某种程度的侵犯或损失,如:消费进买了一件不如意或有问题的商品,营业员受到了人身攻击;当事某一方错误地把责任归咎于对方,如:曲解对方话语所表达的意思,自己拿错了东西反而怨别人没有讲清楚,自己不遵守公共道德规范反而怪别人怠慢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以偏见(行业、职业、民族、地区等)看待别人的言行,把对方正常的言行举止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恭;维护公共道德或打抱不平,出于对某此不道德现象的义愤而指责对方;蓄意挑起事端,一些“不受欢迎的人”在购物、消费过程中故意挑起事端,制造矛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liyichangshi/30246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