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心得体会(2)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建立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首先,作为学校课程领导者的校长,要以核心素养为纲,制订学校的课程规划。从课程目标(培养怎样的学生)、课程内容(学习的基本材料与活动形态)、课程实施(途径和方法)到课程评价(是否达成目标及达成怎样的水平),应有完整的规划设计。从全校总课程规划方案到各学科的子项目方案,都要有详尽的安排。其中,应该包括以评价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基于课程标准,并且体现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一致性的教学目标体系,从而使得评价镶嵌在教学中。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教、学、评”的交融,使评价发挥引导和推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作用,实现“评价亦是学习过程”,通过过程性的评价来保障质量。唯有这样形成源自学校内在的动力,方能实现学校内部机制的形成。

  其次,既然我们的评价要以落实学生核心素养为重点,那么,对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评价,绝不可仅仅依靠测试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来体现,应以多种评价方法来实现。因此,我们要学会选用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成果呈现形式来进行评价。比如,文科类课程用撰写评论、调查报告、口头讲演等方式,实验类学科用递交实验报告等方式,视觉艺术类用作品创作等方式,语言类和音乐类用制作、递交录音等方式,专题探究类用完成研究报告、论文等方式等。多样的形式更加符合各个学科的特点,也更能衡量学生各学科的学习结果。因为各学科都对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独特的作用,而核心素养作为目标,最终体现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中,是经历了真实学习过程而留下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往往是难以用传统纸笔测试方式可评价的。这样的评价没有现成的路子可循,需要学校通过实践和探索,逐步创造出成熟和成功的经验。

  再次,学校内部教、学、评融合的评价,更多的功能是“改进”和“表现”。因此,不宜过多强调内部评价的甄别功能。“改进”是针对师生两个方面:就教师而言,要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优化内容、调整策略、完善过程;就学生而言,则要针对其个性特点和具体问题提出建议,促进其改善。“表现”就是让学生在完成设计的学习任务中,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而且还要表现出各种能力和品格,如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等。多元的方式,能让多样化评价客体的特长得以充分展现,防止单一评价所导致的因为忽略学生多维性、综合性发展而陷入单面化、线性化迷途现象的产生。通过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发现自我,让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发现一个个具有个性和特长的生命主体。由此,实现关注每一个人独特性,促进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教育。

  最后,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情境,培养和考察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要关注的是对复杂、不确定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领域中,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和探究任务,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又是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场域。在这样的场域里,激活学生知识和技能积累,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让他们去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或得出结论的规定路径,从而使得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高层次能力得以延伸,他们的兴趣与动机、行为与态度、合作与宽容、自信心等都能得以拓展。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搜集学生的各类信息,比如观察记录、反思笔记、合作研讨中的表现与作品,凭借这些证据去真实记录下学生个性品质、精神态度、学业水平发展过程,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轨迹。

  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以来,学校往往过分关注终结性评价,特别是与升学相关的高利害考试评价。考试成了学生学业评价的唯一方式,考试结果成了学校优劣的绝对尺度。久而久之,教学形成了一个以“结果制约过程”为特征,以高考和中考为龙头,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习惯机制和庞大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学生在一个真正有趣的课堂里表现出来的兴奋和对于知识的兴趣,都会被单调乏味、以答题为中心的训练驱赶殆尽,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是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兴趣爱好和自主思考的缺失。我们固然要推动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力求更多从学校外部发挥其对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然而,招生考试有其功能定位和实施条件的时空限制,其改革也非一役之功。而在目前的外部条件下,学校通过自身的改革,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评价很重要,当然也很复杂和专业,所以,评价改革的推进很艰难。但是,在新质量时代,学校评价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在当今社会教育价值观还远未形成基本共识、外部和内部评价互动还不够有效的情况下,学校内部评价改革的紧迫性和可行性依然存在。对此,改革的定力要从哪里来呢?它来自教育者远大的专业眼光和对专业立场的坚守,更来自其对于时代和历史责任的担当。优秀校长在这个坎儿面前,不能局限于行政推动,不能束缚于潜规则,不能屈服于世俗压力,要从追求文化自觉的高度,去推动评价改革及其改革背后的评价文化转型,更要学会在观念交织的现实中寻找契机,拓展空间,不断扩大回归教育本原的实践“根据地”,从一个个子系统的落实、落细、落小开始,最终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基于教学过程的真实性评价体系,充分而可靠地保障校本质量,实现育人目标。

【中学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1.核心素养的中学课堂教学改进方法的论文

2.教师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3.语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5篇

4.教师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5.学生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范文

6.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7.语文核心素养学习的心得体会

8.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21738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