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几点心得论文(2)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 体验幻想,让童话在课堂中演绎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全体学生在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后,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迸发出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向往的奇妙与幻想,都是师生人生中的美好记忆,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

  语文课堂需要幻想。幻想是什么?幻想是人的生命得以延升,让人的生命更加美好。幻想是什么?是学生个性的张扬,是个体生命对现实世界能动的反映,更是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幻想是少年儿童的天性。生活中许多无奈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拘束。《鸟的天堂》是一篇语言流畅易懂的美文,但是离学生(包括教师)的生活太遥远了,因为教育不可能为教育的实施者们提供全部的实境。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展开想象的空间,让他们体验一下童话式的幻想带来的学习乐趣。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享受着"美好的童话"。

  师:假如你来到鸟岛,你想做些什么呢?(一个极富想象力的问题)

  生1:我想坐在鸟身上飞上天空!(众笑)

  师:你的想象真好!

  生2:我想让鸟教我跳舞!

  生3:我想和鸟拍一张照片!

  生4:我想跟小鸟赛跑!

  生5:我想陪小鸟玩!

  生6:我想给小鸟孵蛋!

  ……

  多么奇特的想象,学生们一下子将课堂变成了一个神奇的童话宫。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幻想中,体验着童话带给自己的快乐。学生的这些回答,就是我们教育的资源。这些课堂生成的教育资源,将会给全体学生带来非常难忘的印象,更会让学生在童话般的设想中,享受学习语言文字的快乐。

三。体验角色,让激情在课堂中涤荡

  课堂应成为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作为课堂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则应该都成为课堂中的角色。尤其是我们的教师,不能用预设好的学生节目来充实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的表演,应该成为学生体验角色,激情自然流露的灵空。

  在许多的语文公开教学中,课堂表演成为我们某些教师体现自我教学特色的手段。过去,我们许多的课堂表演,都是教师们在课前花了大量的精力"排练"而成的。这样的优课,只能权且当作一次"演员"的再次亮相。上课似乎就是教者为了彰显这一预设的教学成果,甚至让学生们在一知半解,或者是在强迫中接收着知识的再现。于是,每一次听课后,总会有听课者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样的课不实在,难以借鉴。

  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我们有许多种途径,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通过语言进行描述,生活式"的理解方式:画画、表演、描绘。的确,教育本源于生活,用生活实境来理解语言文字,不失为一种好途径。赞诃夫说过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文本仅是一个例子,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学生自由生命体验的过程。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走出传统课堂表演华丽的误区,本着对文本多元理解的过程,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支配下,体验学习的过程,感悟语言文字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角色,让课堂走向开放。

  如《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教师应在让学生充分感悟了语言文字后,将运用文字的权利交给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环境,让学生们主动参与课堂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应该达到一个高潮:一个个小导游"口齿伶俐""滔滔不绝"地向他(她)的游客们介绍着鸟岛的景色。学生们把刚刚习得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产力"。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天堂",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学以致用。

四。弹性作业,让智慧在课堂后延伸

  过去,我们的语文作业,无外乎用抄写词语,完成练习册,布置些习作,以期来达到知识巩固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它的优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也有它的缺点,学生缺少了创新的锻炼。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是不是来一次扬长避短,革新除弊。第一,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作业。教育发展论告诉我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应该没有终结。每一人阅读,每一次阅读,都是文本内涵的再次挖掘。每次新课后,我总是对学生说:"想做点什么作业吗?"学生们一下子兴奋了:"老师,我准备写一段话告诉猎人……""老师,我准备给那只受人敬仰的老羚羊画个像……""老师,我想把文中最精彩的一段话抄下来……"从学生嘴里说出来的作业内容,远比老师用权威性的命令发布的作业有创新精神。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学习能动性的体现。第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作业。教育是大众的教育,作业的完成原本就应该是对学习资源的整合过程。书本是资源,同学之间的合作更是一种资源。新课程提出了新的学习方式,合作——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作业方式。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综合学习的要求,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合作作业。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研究性学习信步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无论对哪一门学科,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是机会更是要求,相对小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更应根植于合作的基础上。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小课题研究更是适切了新课程的要求。作为语文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小课题研究,更是充满了人文性。学生们在这样的作业中,体验着语文学习的快乐。小课题研究需要研究过程中的"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多种渠道的沟通,要求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积极的相互配合与支持;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积极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积极解决研究过程中的人际冲突;积极评价研究的成效;积极提出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建议……第三,不能舍弃基础这个重点。在布置自主性、合作性作业的时候,我认为,对基础性的、工具性的知识不能放弃,根据课文的特点,课后的适当巩固与强化也是必要的。我们不能丢掉双基搞教改。基础不牢,何来创新呢?

【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的几点心得论文】相关文章:

1.小学教育的实习心得

2.小学教育的论文内容

3.小学教育的论文

4.小学德育教育的论文

5.小学音乐教育的论文

6.小学安全教育的论文

7.写小学教育的论文

8.有关对五下语文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22776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