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做好劳动工资统计的工作心得(2)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适时调整劳动工资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以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劳动工资统计涉及的内容有从业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离退休人员等变化情况,劳动报酬、人工成本、保险福利、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劳动生产率、就业服务、劳动力价位、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拖欠职工工资情况等;职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等级、职业工种等构成情况也在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之内。随着经济所有制性质的多元化,用工形式和薪酬制度的多样化,各种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应逐步扩大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也应从公有制机关企事业单位扩大到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可以形成两个社会平均工资分别作为公有制经济单位和其他所有制单位的缴费依据,以解决目前社会平均工资虚高、社会保险费用征收偏高、企业和个人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样,私营企业中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社会保险缴费情况、拖欠职工工资情况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些统计指标直接关系国计民生,需要通过《劳动法》《劳动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等相应的法规来强制执行。

  五、强化统计数据分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所谓用事实说话,指的就是对客观事实和统计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只有从众多的统计数据中找出属于政府和企业重点工作的内容、改革和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和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并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最终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发挥好统计工作的参谋职能。比如,用结构分析法来分析一家国有企业职工年龄构成,可以看出该企业职工老龄化问题是否严重,“4050”人员所占比重及如何采取减员增效的措施。再比如,用结构分析法可以观察一个企业近年来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变动情况,以及企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与社会平均工资的差距,为企业工资改革提供依据。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50494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