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浅谈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心得体会(2)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2 浅谈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心得体会

  2.1 使学生充分认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使食品专业英语这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刚结束大学基础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由于缺乏对专业英语和大学基础英语两者教学目的和侧重点的认识,认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只不过是在基础英语学习上多增加一些专业知识、专业词汇而已,完全忽略了这两者间的差别。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我们首先要向学生介绍食品专业英语和大学基础英语这两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两者学习方式的异同;然后对本学科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使学生清楚认识目前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缩小差距的最佳方法就是具备高水平的专业英语能力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相互联系,使学生充分认识学习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材料

  虽然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正陆续开设了食品专业,但各个学校对于该专业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因此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从而选择适合的教材。根据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点,我们选择的教材内容反映了当代食品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且基本涵盖食品科学各分支,主要包括食品发酵工程、食品化学和营养和农产品贮藏和加工三个方面,所选课文和阅读材料均选自国外原版资料。

  基于教学课时的限制,课堂上所授知识终归是有限的。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我们还精选了大量难度适中、短小精悍的食品专业相关文献作为辅助教学材料,课后定期提供给学生阅读。如美国杂志《化学文摘》[3]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所含文献涉及各种文体,在训练学生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熟悉各种英文文体。

  2.3 不断提高食品专业英语教师的自身水平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强调教师自身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食品专业英语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为了使学生真正学到一些知识进而提高整个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求专业英语教师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因此,针对目前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教师力量普遍薄弱的现状,我认为提高专业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各高等院校可引入一批高素质“双向复合型人才”来担任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其次各系甚至全校范围内均可成立相应的专业英语教研室,由各教研室定期举行相应的教研活动,从而加强各系内或各系之间专业英语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最后学校相关部门应组织教师参加学术活动,密切联系国内外同类院校,及时了解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新动态[4]。

  2.4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食品专业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并掌握利用英语获得专业知识的能力。显然,目前专业英语普遍采用的“句型分析+翻译,词汇讲解+翻译,阅读+翻译”教学方法并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5]。为了培养适合21世纪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对现有的专业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已亟不可待。

  2.4.1 采用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控整个课堂,讲解专业词汇和语法,翻译课文意思,而学生则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性不高。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改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例如每次讲解新课文之前,我会预备几个问题给大家,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找出答案,讲解课文后再让学生检查自己答案的正确性;或者上课时留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课下分组搜找资料、制作PPT,最后每组派一学生代表上讲台演讲、讨论等;又或每周给学生一篇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课后让学生写相关的中文综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认识自身的英语潜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4.2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联系实践

  专业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信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大量英文文献,获取相应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用英语与国外同行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真正完成从英语学习阶段到英语应用阶段的过渡。因此我们可以在多媒体教学基础上引入其它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实践作业、模拟交流等,此外应特别注重情景、情境教学[5],将课堂理论知识演化为直观的实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

  2.4.3 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

  良好的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好的教学方法,还应取决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因此,在改革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相应的教学手段改革。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课文内容制作成精美的PPT,辅助加入相应的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动画、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教学内容[6],播放与食品专业相关的英文影片或短片,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专业英语的整体教学效果。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专业课程,食品专业英语是培养现代化食品专业人才的关键。因此,作为一名食品专业英语教师就要不断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努力将食品专业和英语专业教学内容相互融合,同时加强自身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需求的食品专业人才,继而进一步促进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参考文献

  [1]黄斯楠.浅析食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128-131.

  [2]倪娜,李华.食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3):59-61.

  [3]范秀萍.食品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几点个人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150-151.

  [4]张慧芸,吴瑕,孙旭.食品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黑河学刊,2010(3):115-116.

  [5]莎娜.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180-182.

  [6]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2004(2):114-115.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53517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