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心得体会范文(2)

心得体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保护和开发并举,打造文化品牌

  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无形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基础。我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壁画、**石头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指云寺、北岳庙、**江**渡口和14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列入保护单位和未列入保护单位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财富,是玉**化品牌的基础。因此,打造文化品牌,必须保护和开发并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遵循"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开发"的原则下,分期分批有重点地开发具有品牌价值的人文景观,使其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发挥作用。在开发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巩固和提升纳西古乐等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进一步发挥名人名牌效应。

三、加强规划管理,加大政策扶持

  民营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政府应制定长期和短期规划,指导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玉水寨景区就开发得很好,)为民营企业投资文化市场提供政策上扶持,给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此外,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扶持鼓励各企业依法经营的同时,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净化文化市场,促使文化产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四、培养人才,建设队伍

  要通过大胆引进和加强培训等方式建设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针对我县实际,不但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更要重视管理型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把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放到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合适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广阔的空间。

五、增加资金投入加大保护力度

  国务院,省人民政府都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我县非遗申报工作也在积极的开展。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我们地处边远山区,整体经济收入较低,没有专项经费来开展此项工作。为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县里需出台一些政策,将非遗保护工作经费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保护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彻底改变以往的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做法。真正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六、扩大文化产业链

  逐步重点谋划一批关系全县和社会中长期发展的文化项目,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如继续抓好拉市吉余手绣**纳西刺绣项目,落实好**十八寨沟民俗旅游文化惠民示范村、**大新竹园村等文化惠民示范村建设工作。加强**县文化产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积极协助宋城集团做好"**千古情"和**集团文化娱乐一条街的打造,扩大我县文化产业链,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影响力。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xindetihui/58896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