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说课稿(2)

自我鉴定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下面请允许我就刚才执教的《生病真难受》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生病真难受》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本课由“生病真难受”、“我来照顾你”两部分组成。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生病真难受”的教学,了解生活保健常识。第二课时完成“我来照顾你”的教学,学习一些照顾病人的方法,学会关心他人。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天性活泼,喜欢充满趣味的活动型的品德课堂。他们更加关注具体形象的事物,喜欢在动一动、跳一跳,唱一唱等有趣的活动中学习。对于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活动,他们会更乐意去小组合作、表达和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

  今天我执教了第一课时,并将本课时的目标定位为:

  1. 回忆生病的难受,知道病痛带来的不便。

  2. 通过调查了解感冒的病因,初步学习预防生病的正确方法,并逐步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为了解感冒的主要原因,寻找健康金点子,从小培养保健意识。

五、说教学过程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前我播放了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爷爷生病了》,我以动画片的形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本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动画片中感受生病的难受,唤醒他们曾经的生活。

  第一个教学板块是生病真难受。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学生回忆自己生过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并且写写减少感冒的金点子。因为品德的课堂面对的是生活中的学生,每个学生生病的情况也可能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了解每位学生得过什么病,从复杂多样的情况中理出共性的东西和学生间的差异。从学生的调查表中发现,几乎每位孩子都得过感冒。于是,我让学生围绕感冒,畅谈自己当时的感受,进一步体会到生病真难受。同时,作为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在课堂中,差异就是一种资源,一种财富。通过统计,我发现学生还得过肺炎、鼻炎、牙痛、水痘和拉肚子。因此,我让得过这些病的学生讲讲当时生病的感觉,并且让学生在捏鼻子的游戏中体验鼻炎的难受,从而在趣味活动中进一步唤醒孩子们对于生病难受的体验。

  第二个教学板块是为啥会感冒。《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教师要时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并且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思考、体验。针对大多数学生得过的感冒,我让学生回忆自己不同的感冒原因,由于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孩子们在课堂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最近一次感冒的原因,朴素真实。

  第三个教学板块是怎样减少感冒。因为课前做了充分的调查准备,孩子们讲起自己的金点子来更加顺畅了。品德是一门活动性的课程,因此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适时地插入唱一唱、跳一跳、学一学、听一听等趣味性的活动,尽量让枯燥无味的健康知识充满着童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必要的金点子。品德的课堂应该是从生活走向课堂,再从课堂回归生活。因此,在得出金点子后,我让学生看着金点子,想想自己平时有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的,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需要改进的,让学生在讲述的过程中,把学到的金点子有意识地用到生活中,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最后,因为孩子年龄小,更喜欢形状可爱的东西,所以我把健康小诗歌做成可爱的水果和蔬菜的形状,送给小朋友。希望学生把预防生病的好方法运用到生活之中,回归生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技术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所有的课堂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间做出相应的变动。”纵观我的课堂,本节课有这几个地方,个人认为还需要加强和调整:1.如何巧妙地处理生成性的问题时还需努力。2.更加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回答,对于孩子的回答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最后,我要真心地感谢帮助过的前辈老师们,你们辛苦了。我知道,这堂课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对我提出宝贵建议,让我更好更快地成长,谢谢!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硝酸及其应用。本章的核心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高中阶段学习的元素化合物主要有:碳及其化合物、硫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镁、溴、碘等众多的物质。硝酸作为含氮物质在介绍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且硝酸是中学化学中的三大强酸之一,掌握硝酸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必要的。本节的教学在了解硝酸的氧化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浓、稀硝酸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物不一样。

  2、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硝酸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了解随着硝酸浓度的变化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物也发生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所学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来了解硝酸的氧化性,掌握硝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辩证法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教学的重点、难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重点;

  硝酸的强氧化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和教法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知道了硝酸是常见的氧化剂,而且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实验的能力。因此通过引导学生从硝酸的应用入手探讨硝酸的性质。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化学研究的方法论为指导,采用“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研究讨论——结论——应用”的边讲边实验的实验探索方法进行施教,主要侧重于实验探索、对比分析、归纳概括。

  三、说学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通过直观生动的实验来学习,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具有说服力。教学时,应该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一些富于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简明扼要地从解释谚语“雷雨发庄稼”的道理引入。

  (二)硝酸的性质:包括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硝酸的物理性质

  让学生根据实验提纲进行实验操作,简单描述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硝酸的化学性质:重点学习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1)不稳定性

  通过对比实验,设疑引导学生分析久置硝酸呈黄色的原因,得出硝酸的不稳定性的结论;由学生推导并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加以理解,“有降必有升”,贯穿辩证法的教学;同时提问硝酸如何保存?及时反馈所学知识,让学生掌握“性质决定保存”的规律。

  (2)酸性的通性

  让学生温故知新,利用已学知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举例说明硝酸的酸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强氧化性:重点是与金属的反应。

  ①硝酸与金属的反应

  【设疑】浓硫酸能与铜反应,那么浓、稀硝酸能否与铜反应呢?

  让学生根据实验内容进行操作,改进实验装置,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分析实验现象,配合软件演示,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推导化学反应方程式。

  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得出浓、稀硝酸在反应中均起到强氧化性和酸性的作用;同时继续设问:“比较浓、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让学生深入讨论,通过比较浓、稀硝酸与铜反应时的激烈程度,得出结论: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同时纠正学生用价态变化多少来判断浓、稀硝酸氧化性强弱的学习误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出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被还原成NO2气体,稀硝酸被还原成NO气体,均没有H2生成。

  设问过渡:“比铜活泼的金属能否与硝酸反应?”

  引导学生类比浓硫酸的性质,演绎推理,得出结论:活泼金属能与硝酸反应,而且没有H2生成;同时强调:在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钝化;加热时溶解。接着指出金、铂不能溶于硝酸,但能溶于王水;简单介绍王水的成分及巧记方法。

  最后师生共同小结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并进行辩证法的教育。

  ②硝酸与非金属的反应,通过设疑:“浓硫酸与碳能反应,那么浓硝酸呢?”引导学生类比,写出浓硝酸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提问:“在反应中浓硝酸起什么作用?”同时指出其它非金属如S、P等也会与浓硝酸反应。

  ③让学生讨论硝酸能否与H2S、SO2、Br-、I-等还原性物质反应。教师小结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使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完整性,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途径和方法。

  ④及时设置课堂练习进行反馈。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板书硝酸的化学性质,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多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配平讲解。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iwojianding/428602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