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物业维修工作总结(4)

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养护管理的类型及其要求

  养护管理的类型包括:

  1、零星养护

  零星养护是指物业构部件突然损坏而引起的居民报修,或在主动检修中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小修。零星养护的修理范围很广,项目技术简单,突发性强,时间紧迫。其中养护任务(单)的获得,一是被动式的窗口报修、电话报修、报修箱;二是主动性的管理人员走访,或定点设摊,使养护工作走在居民报修之前。在管理中必须贯彻报修先行原则,业户先报先做,保证养护单不积压。

  历来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养护管理必须做到:“受理有登记,办理有专人,完成有时限,工作有标准,投诉有答复,结果有记载”。为了保证报修及时率,还提出:急修项目不过夜,一般项目不过三(天)。后来又补充规定:水电急修2小时内赶到现场,24小时内修复,如不能修复须作出限时承诺。

  2、计划养护

  为了实践物业管理的宗旨——物业保值增值,物业公司既要“有求必应”,又要“找米下锅”。计划养护是指在零星养护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确定科学的定期保养周期,科学设计楼宇保养周期表及设备设施更新周期表,制定房屋构部件的各类保养制度,如:下水道、窨井巡回疏通制度、门窗定期油漆制度、外墙及公用走道天棚定期粉刷制度、电路明线暗线定期检查制度、电梯常规(年、半年、周保)保养制度、水箱每年两次清洗制度等等;或按房屋单元(户幢、组团),或按工种,或按季节,进行循环检查和维修养护。例如根据季节特点安排不同的计划任务,如冬季来临前的水管包扎防冻、梅雨台汛来临前的筑漏普查等。计划养护具有预检性,有时被称为“预检维修”,在预检中应修尽修,人工费用较少,以区别于中修或大修。

  零星养护与计划养护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具有突发性和一次性,后者具有计划性和循环性。两者都要求主动服务,但计划养护的主动性更强,物业管理的含金量更高。

四、进一步改善养护管理的若干建议

  “物业管理无小事”,一旦放松了日常管理,极易出现“一年新、二年旧、三年乱、四年面目全非”的后果。在考察中发现,管理操作人员不按管理标准与程序操作的事例时有发生,部分管理人员理念缺失,行动迟缓,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运动式整治,而不善于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式管理。尽管政府有关部门从民生出发,对物业管理行业进行了连续不断的调控,大部分物业公司已经达标或创优,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三差”现象仍有所见,管理成果存在反复。小修养护基本处于“你报我修,不报不修”的状态,主动性的计划养护成为薄弱环节,致使许多小损小坏项目,如刚窗锈蚀、粉刷脱落等,已经变成了大损大坏。报载甚至有屋漏报修18次仍然如故的案例,有的小区“不报我休”,甚至消极等待政府的“实事工程”。因此,亟需引起有关方面的进一步重视。

  1、完善居住物业日常养护管理的考核指标

  “及时修复房屋的小损小坏”的要害,是养护及时率和质量合格率。因而,养护管理最基本的的考核指标是“两率”。在实践中影响“两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缺少相关工种技术人员;服务者责任性不强,敷衍了事;有关人员因病假、事假、读书、开会而调休;暴雨季节房屋渗漏剧增而缺少人手;相关工种整体配合较差;操作工人技术不过硬;缺少维修技术通才(多面手)等。因此,要经常分析影响“两率”的相关因素,总结其规律,既要采取一般性措施,又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倡求真务实,“有诺必践”,将考核落到实处。

  在影响“两率”的因素中,关键是“管理”及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目前的物业维修工大多是农民工,普遍缺少维修技能和服务理念的培训,且流动性大。故为了提高养护队伍内在综合素质,应稳定队伍,探索内涵型发展道路,制订应知应会的培训计划,开展技术比武,奖励敬业爱岗,而非动辄“炒鱿鱼”了事。

  最终还要考核住户满意率。住户满意率包含“硬”与“软”两个方面,它既是居民对工程质量(是否平整、牢固、安全、和顺、可以使用)的总体评价,也是居民对养护服务态度(是否及时、方便、诚恳、和气)的心理感受。养护及时率和质量合格率当然包含在住户满意率中。“顾客就是皇帝”,居民的满意应当是物业公司追求的最终和最高目标。

  2、完善居住物业日常养护管理的主要环节

  1)报修:固定接待窗口、报修箱、特设地点;建立夜间值班制度,实行365天全天候服务;张贴小修项目收费标准;公布物业公司的有关承诺;报修填单不漏项,登记后发放凭证、集中编号;

  2)查勘:由查验员查勘后估料派工。当日或三天内能够及时解决的,可直接派工,此外的预先查勘,明确损坏部位及范围、修理项目及工程数量、工时及材料定额、安全设施及工具要求,并负责向住户预约修理日期,以便根据轻重缓急组织均衡生产,防止任务单人为积压,有利于定额松紧及路线远近合理组合,落实修理责任;

  3)修理:修理工按约定时间上门修理,佩带胸卡,表明身份,说明来意,文明施工,并落实带修、转修的项目。完工后由报修人验收、签字;

  4)验收:检查填单是否有误项漏项,养护人是否按(查勘)要求施工,是否存在应做未做或扩大范围,工程质量、材料耗用及折旧料回收是否符合要求,住户对养护人的服务态度和服务纪律是否满意,工程修理数量是否符合套用定额。不合格修理项目及时补开返工单。根据修理标准和工程量结算修理费用;

  5)监督:外部措施有监督电话、投诉接待、热线电话、发放联系卡、发放征询表、走访居委会等;内部措施有建立回访制度,抽查制度,制订考核办法、奖惩办法,对不及时、不合格项目进行会诊,根据保修规定及时返工。

  3、梳理并修订物业维修管理的有关文件

  传统房屋维修管理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实践,已经具备一整套的做法,某些方面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经验,但当前对其精华深入研究、继承、推广似不足。例如:以提高房屋完好率为目标的维修管理体制已不复存在,1999年9月1日曾在普陀区试行的《上海市成套职工住宅修缮管理规定》已达6年之久,至今未见推行等等。因此,梳理原有的物业维修管理的有关文件,修改、制订、完善现行的物业维修管理文件,已成为业内当务之急。

  4、完善养护管理的有关制度和服务方式

  通常的养护管理制度,有报修制度、值班制度、查勘鉴定制度、修缮责任制度、回访制度、验收制度、巡视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等。

  在长期的养护管理实践中,曾涌现出许多颇具特色的养护制度,如:特殊对象(烈军属、离休干部、残疾人、孤老、30年以上老教师等)服务制度;十大节日(元旦、春节、国庆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教师节、老人节、圣诞节)服务制度;多面手培训制度;废旧料回收制度等。还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如:365天均衡服务,四季热点服务,落手清服务,“险”、“漏”、“堵”、“水”、“电”、“绿”重点服务,三个“三”服务(每季三次主动上门服务,每张养护单上门三次方可注销、屋内维修必须敲门三次方可进入)、“六个提前服务”(用水高峰前抢修水泵水箱、雨季前普查翻做屋面、寒流前包扎外露水管、大风前抓紧查险抢险、暴雨前修补低洼路面、节日前重点疏通窨井化粪池)等等,均值得大力推广。

【物业维修工作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1.物业维修合同

2.物业维修电工工作总结

3.物业维修电工年终工作总结

4.物业维修个人简历范文

5.物业公司维修部工作总结范文

6.物业公司维修部的工作总结范文

7.物业维修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8.物业维修工程师试用期工作总结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362797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