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自考审计知识点总结(2)

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预付款项

  1.“预付款项”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等。本项目应根据“预付款项”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如“预付款项”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期末有贷方余额的,应在资产负债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

  2..预付账款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应当进行重分类

  借:预付款项

  贷:应付账款

  3.预付账款发生减值计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五、存货

  1.“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本项目应根据“材料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以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2.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重点)

  3.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方法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如果企业与购买方签订了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下同)并且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企业持有的存货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在确定与该项销售合同直接相关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以销售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即,如果企业就其产成品或商品签订了销售合同,则该批产成品或商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如果企业销售合同所规定的标的物还没有生产出来,但持有专门用于该标的物生产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也应以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2)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3)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4)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解释1】值得说明的是,一般市场价的确定应以主要销售地的销售价格为准。

  【解释2】企业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是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确定,而不是根据成本与估计售价之间的差额确定。(关键点)(2003年单选)

  【解释3】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等于可变现净值。

  4.材料期末计量特殊考虑

  (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其中,"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5.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重点)(2006年综合题)

  当有迹象表明存货发生减值时,企业应于期末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解释1】在资产负债表日只要该存货发生减值就要计提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而不管日后是否会发生价格会升。(关键点)(2003年单选)

  6.存货跌价准备的确认和转回(2004年单选)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7.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对于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转出的存货,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但不冲减当期的资产减值损失,按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

  【相关连接】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是指售出的存货应当将其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结转;转回是指的存货价值回升而将跌价准备转回。

  7.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不能采用后进先出法。(重点掌握各种计价方法的计算)(2004年单选)

  8.当存在以下一项或若干项情况时,应当将存货账面余额全部转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a.已霉烂变质的存货;b已过期不可退货的存货;c.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存货;d.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2003年单选)

  【解释1】存货账面余额转入当期损益不再计提减值准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40106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