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有关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总结(3)

总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长效管理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有效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的关键。我局以决策和执行为重点环节,坚持“纠建并举,惩防结合”的方针,以人财物和易于滋生~的部位为重点领域,努力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以确保全体工作人员遵纪守法,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搞好服务。

  一是完善党组议事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凡属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做出决定。在内部管理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班子成员家属回避、企事业单位所办“三产”资金管理、党员干部外出请销假等制度。对一次性购买万元以上物品,不管什么用途都实行竞价或公开招标,无法招标的,采购部门必须提供供货方的详细材料,提交集体讨论同意。

  二是完善重点领域监督制度。我局着重抓好工程xx、项目审批、招投标等环节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程序,制定防范措施,公开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事项,有效实施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查处。1、完善招投标制度,从源头上防治商业贿赂。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与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制度xx,制定和完善了招投标监督规程,预防个别领导或机关工作人员在xx工程招投标中违规干预和插手xx工程招投标,少数投标企业通过对业主、评委或招标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行贿,或贿赂其他企业陪标、串标,以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对中标工程项目的跟踪监督,强化执法监察。同时加大了对转包、资质挂靠、违法分包和中介组织行为的监督力度。 2、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在规划管理中,坚持依法行政,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完善城市规划监督和处罚机制。在办理核发两书两证时,能严格的执行“两书两证”制度,严格按国家政策法规执行。在房地产开发中,对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采光间距等规划指标能严格按国家规范执行。针对在规划审批过程中,只对重大xx项目做到了公示制度,没有对所有xx项目做到事前事后公示制度,就有可能引发握有规划审批权的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审批权,收受贿赂。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与政务公开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不断增强规划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把权利的行使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了权利失控,决策失控和行为失控,减少了自由裁量权,保证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减少权利寻租的空间。3、修订拆迁补偿安置实施细则,维护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坚持做到“四公开”,即公开评估机构、公开拆迁补偿政策、公开办事程序、公开补偿安置方案,实行阳光操作,从而快速、高效推进了拆迁工作,有力地加快了城市xx的速度。4、在工程日常监督、检测工作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防止工作人员收受建筑设备、xx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给予的财物或提成的行为,以及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做建筑设备、建筑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的兼职代理商,而谋取不正常利益的行为。同时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查处力度,防止在工程xx中有质量问题的工程责任人为逃避查处,而向有关单位或人员进行权钱交易。

  三是建立健全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治理xx系统商业贿赂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既要集中时间开展专项治理,又要从大局和长远出发常抓不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1、针对个人自查中在思想方面的问题,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治理商业贿赂的相关文件材料,并进行法律法规、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家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纠正错误观念,增强大家自觉抵制商业贿赂的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2、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注重完善规范企业商业行为、杜绝商业贿赂的相关规定。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制度,遏制招标投标弄虚作假、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私下协商陪标。会同检察院推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加大对不正当交易行为的惩戒力度。开展xx工程效能监察,加快建立工程xx网上监管系统,加大xx市场监管力度。3、全面推行“阳光xx”,将局系统各项政务、事务依法向社会公开,全方位、全过程、全范围置于阳光下操作运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从源头上遏制商业贿赂。努力推进全市xx市场信用体系xx,创建诚信行业、诚信企业,培育诚信个人,积极营造依法经营、知法守法、诚实守信、失信必罚的良好氛围。

  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我局坚持做到“教育为主,防范与治理同步”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反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xx市场得到净化,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形成,有利的推进了城市xx的发展,为xx市经济xx稳步推进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

  通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育力度还不够,认识还有待提高。其原因是少数同志对治理商业贿赂认识不够,对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商业贿赂构成犯罪的属于领导干部的事,构成违纪的属于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我们没多大关系。

  2、自查自纠还不够深入,自觉性有待加强。自查自纠过程中存在避重就轻现象,只是谈谈而已,问题小的认为是普遍的事,问题大的存有侥幸心理,从目前自查的结果看,深入不够,效果不明显。

  3、监督不够到位,检查督促力度不足。主要是监督力度不强,督导工作不够深入,对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跟踪检查、督促整改工作还有待加强。  解决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系统干部职工对治理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尤其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法律法规、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事业行为,积极运用典型案例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2、严格按照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在自查自纠力度不够深的单位和部门要进行加工补课,特别是重点部门、重点行业以及有人、财、物权的单位和人员,更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使自查自纠工作不流于形式。

  3、成立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督查工作组,近期对机关和下属各单位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行一次督查,以督查带帮教,促进xx系统治理商业贿赂整体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4、加强制度xx,从源头上防止商业贿赂。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防止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止商业贿赂。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shiyongwen/zongjie/65813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