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白居易和他的牡丹诗词(2)

白居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牡丹之叹

  诗人写诗中选择某一事物作为意象,往往不会只从事物本身着手,大都是因为该事物在其生活中留下了某种回忆或者情感寄托。所以会触景生情或者睹物思人,激发诗人的某种情感。

  《秋题牡丹丛》中“红艳久已歇,碧芳今亦销。幽人坐相对,心事共萧条。”说秋天到来,只剩下牡丹残枝在凉风中摇曳,诗人独坐牡丹旁,回想过去,也在思考将来。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蕴含其中。此外的6首则基本上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昔时曾与好友元稹在西明寺和崇敬寺观赏过牡丹花开,此时元稹已出仕江东,诗人故地独游,不免触景生情,回想往事,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和时不我待,表现出对好友深深地思念。《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唐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朝。”《重题西明寺牡丹》:“往年君向东都去,曾叹花时君未回。……只愁离别长如此,不道明年花不开。”《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夜泪闻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等。这几首诗都是故地重游,花在人却无,因此触景生情。

  三、牡丹之谏

  白居易有一类讽喻诗,借诗笔来批判现实、兼济天下。而其牡丹诗中的“牡丹”也就成了诗人手中的一把利剑。《白牡丹》是诗人借替白牡丹抱不平来类比人事,认为白牡丹因为多而不受重视:“彼以稀见贵,此以多为轻。”所以发出“岂惟花独尔,理与人事并。君看入时者,紫艳与红英。”的慨叹。而白居易的另一首《白牡丹》也是以白牡丹花自比,表现心中的不平之鸣:“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做朝官。”当时白居易身居太子左赞善大夫,是一个闲职,自己满腔的志向无处施展,感觉自己就如那不受重视的白牡丹,虽然占着牡丹的芳名,却遭受冷淡。而《牡丹芳》展示的是整个社会由赏牡丹成风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花开时节,洛阳豪贵争相买花,挥金如土。在《买花》诗中也写道:“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十色花,十户中人赋。”这是白居易《秦中吟》中的讽喻诗,借一位田舍翁问花价之后的神态情状来暗示,一束红紫牡丹花的价格就能抵上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所以白居易发出“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的感慨,虽然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客观,但是表现出白居易的爱民情怀。

  总之,牡丹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在白诗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传达了其自然之美,还帮助诗人展现了心中之叹和其对社会之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jiyi/2578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