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白居易在杭州(2)

白居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白公堤的建筑,把西湖一分为二,堤内是上湖,堤外为下湖;上湖蓄水,并建水闸,需要时放水,“渐次以达下湖”。这样既可防洪水淹没湖下农田,又可以蓄水,酌情泄流,灌溉农田,同时开拓了水上交通运输之便,利莫大也。但当初白公筑堤时曾遭遇很大阻力。好在白公早已经过认真的调研,胸有成竹,一一据理据实反驳,终使治湖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2、疏浚六井,便民饮水,安居乐业。

  早在白居易之前数十年,李泌(722—789)出任杭州刺史时,就已开治六井,解决了杭州居民的饮水难题。杭州为江海故地,当时仍距海极近,地下水咸苦不能饮,居民惟有近山处凿井方得淡水,但远不够用。李泌利用一种有别于一般挖井手段的特殊方法开六井,以引西湖之水入城,供居民饮用。六井为:相国井、西井、方井(即眼井)、金牛井、白龟井和小方井(即六井)。相国井遗迹犹存,即在今井亭桥西天香楼侧。早时井上有亭,乃为纪念李泌而筑(李泌后为相国,故曰“相国井”)。而附近有一桥,便因井亭而命名为“井亭桥”了。如今井尚在,亭却没了,桥亦不见,只留下“井亭桥”之地名。

  李泌开井40余年以后,有的井已经淤塞,饮水又成了问题。白居易在筑堤捍湖的同时,重新疏浚六井,以改善居民饮水。虽然只是重新疏浚,但也功不可没,体现了他“出任为官,重在救民济世”的思想,并与其捍湖浚湖的工程相配套,大大有利于杭州市民之生活。

  3、设立浚湖基金,为后来官员立下规范。

  白居易不仅自己任上亲力亲为,筑堤捍湖,疏井浚湖,而且在他回京离杭时,将自己俸禄的大部分留存官库,作为疏浚西湖的固定基金。用去多少,由继任者补足原数。嗣后沿袭成为一种制度,持续50年之久。这种规范对西湖的长治久安是很有益处的。即使这种制度后来作废了,但对后来为官者仍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和警示作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jiyi/37145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