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琵琶行》中的五处月亮意象(3)

白居易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当然,月亮不只是给人一种清冷感,它还可以作为美好事物、欢乐场景的代表。秋天,草木摇落而变衰,眼里看到的东西,多是萎约枯黄、黯然无色,因此清宵的月亮,更显得分外明亮、皎洁,优美、动人。南朝宋人画家王微在《叙画》中云:“临春风,思浩荡;望秋月,神飞扬。”他将春风秋月作为生命中最美好事物的代表,并且认为它们还能够引起人无限的思绪。南唐著名词人李煜在《虞美人》中也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是多么的美好,这些美好总勾起词人对往昔的回忆,但往日的繁华早已不再,越回忆只能越心痛,故而希望春花秋月赶快离去,不再让他回忆往昔。《琵琶行》中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及“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两处月亮都是作为美好事物的代表出现。“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写琵琶女回忆起往昔的热闹和繁华,秋月和春风正是这种热闹和繁华的典型概括,当然读者还会很自然地将琵琶女往日所见的“秋月春风”之繁华、热闹与现在所看到的“月明江水寒”之寂寞、凄然进行对比,愈发能够深切地体会到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感。“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两句写白居易谪居浔阳,虽有春花和秋月这些美丽事物的陪伴,却依然深感寂寞,只能一个人独斟独饮,这与李商隐《春日寄怀》中所说的“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之落寞感受又何其相似。白居易对自己被朝廷贬到江州的事深感不平,据《旧唐书・白居易传》载:“(元和)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言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元和十年,时任左赞善大夫的白居易,本抱着对朝廷的一颗忠肝义胆之心上书言事,却被扣上了所谓的“越职论事”之罪名,因此被贬,首先被贬为江表刺史,后又立即追贬为江州司马,官职一降再降,并且担任的还是一个闲职。白居易是被朝廷疏远之人,功名理想不再,内心充满着失意和漂泊的情愫,因此无论多么美丽的春花秋月,都全然不能慰藉这种寂寞,可见他的寂寞之深重,愁苦之难解,“天涯沦落”之感亦是呼之欲出。故而将琵琶女被抛弃的不幸与自身被排斥的悲剧相提并论,相互补充,交织为一曲令人黯然销魂的悲怆乐章。  《琵琶行》中的五处月亮意象贯穿于全诗的始终,将白居易送客的清冷之感,琵琶女演奏音乐后给众人的清冷之感,琵琶女回忆起往昔繁华时的落寞之感,琵琶女当下的寂寞之情及白居易当下谪居的愁苦之思巧妙地串联起来,营造出让人难以忘怀的艺术情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jiyi/7422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