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探析(4)

  三

  在苦寒的塞北边地,艰难的戍边生活为什么变得那么轻松、新奇、浪漫呢?客观现实与诗歌意境反差的形成在于诗人有一颗火热豪迈的诗化心灵。这种心境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首先,立功边塞的抱负。岑参的曾祖父、伯父、伯祖父和堂伯父都曾做过宰相。尽管父亲只做过两任州刺史,宰相家族的遗传因子一定会在青年岑参的内心鼓起强烈的梦想。直抵卿相是士人最大的愿望。所以,虽然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但自幼就博览群书。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唐参军一般为七品或八品,也有低至从九品下的。仕途道路之艰辛,可想而知。于是天宝八载(749),他毅然弃官从戌,首度出塞,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后返京,与高适、杜甫唱和。天宝十三载(754),再度出塞,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任职约三年。岑参《送郭乂杂言》曰:“功名须及早,岁月莫须掷。” 《银山碛西馆》言:“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这就表明了弃官从戌的原因。当时朝廷大事边功,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等将领就是以守边博得爵赏的,甚至获得封侯。王昌龄的《闺怨》曰:“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少妇何止是一人呢?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首诗写了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告别了长安的妻子,在通向西域的漫漫大路上,忽然遇上一个老相识请他捎信回家时的情景。即使思恋亲人,诗人仍然义无反顾地奔向远在天涯的边塞。从戌觅封侯在当时是读书人普遍的心理,岑参第一次进入据守新疆的高仙芝幕府,第二次进入封常清的幕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在封常清幕府中写的。诗中洋溢着的奇情异彩就是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心理所辐射的。《唐才子传》载:“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尝荐其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岑参仅官至嘉州刺史,“未及大用而谢世”,当时及后世人都为之惋惜感伤。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aixuegesongwupanguanguijing/28918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