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背影课后练习题及答案解析(2)

背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朱自清的《儿女》节选,回答18—21题。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你读过鲁迅先生的《幸福的家庭》么?我的便是那一类的“幸福的家庭”!每天午饭和晚饭,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一面催我或妻发 “开饭”的命令。急促繁碎的脚步,夹着笑和嚷,一阵阵袭来,直到命令发出为止。他们一递一个地跑着喊着,将命令传给厨房里佣人;便立刻抢着回来搬凳子。于是这个说,“我坐这儿!”那个说,“大哥不让我!”大哥却说,“小妹打我!”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但是他们有时候很固执,我有时候也不耐烦,这便用着叱责了;叱责还不行,不由自主地,我的沉重的手掌便到他们身上了。于是哭的哭,坐的坐,局面才算定了。接着可又你要大碗,他要小碗,你说红筷子好,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那个要稀饭,要茶要汤,要鱼要肉,要豆腐,要萝卜;你说他菜多,他说你菜好。妻是照例安慰着他们,但这显然是太迂缓了。我是个暴躁的人,怎么等得及?不用说,用老法子将他们立刻征服了;虽然有哭的,不久也就抹着泪捧起碗了。吃完了,纷纷爬下凳子,桌上是饭粒呀,汤汁呀,骨头呀,渣滓呀,加上纵横的筷子,欹斜的匙子,就如一块花花绿绿的地图模型。吃饭而外,他们的大事便是游戏。游戏时,大的有大主意,小的有小主意,各自坚持不下,于是争执起来;或者大的欺负了小的,或者小的竟欺负了大的,被欺负的哭着嚷着,到我或妻的面前诉苦;我大抵仍旧要用老法子来判断的,但不理的时候也有。最为难的,是争夺玩具的时候:这一个的与那一个的是同样的东西,却偏要那一个的;而那一个便偏不答应。在这种情形之下,不论如何,终于是非哭了不可的。这些事件自然不至于天天全有,但大致总有好些起。我若坐在家里看书或写什么东西,管保一点钟里要分几回心,或站起来一两次的。若是雨天或礼拜日,孩子们在家的多,那么,摊开书竟看不下一行,提起笔也写不出一个字的事,也有过的。我常和妻说,“我们家真是成日的千军万马呀!”有时是不但“成日”,连夜里也有兵马在进行着,在有吃乳或生病的孩子的时候!我的朋友大概都是爱孩子的。少谷有一回写信责备我,说儿女的吵闹,也是很有趣的,何至可厌到如我所说;他说他真不解。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圣陶也常常为孩子操心:小学毕业了,到什么中学好呢?——这样的话,他和我说过两三回了。我对他们只有惭愧!可是近来我也渐渐觉着自己的责任。我想,第一该将孩子们团聚起来,其次便该给他们些力量。我亲眼见过一个爱儿女的人,因为不曾好好地教育他们,便将他们荒废了。他并不是溺爱,只是没有耐心去料理他们,他们便不能成材了。我想我若照现在这样下去,孩子们也便危险了。我得计划着,让他们渐渐知道怎样去做人才行。但是要不要他们像我自己呢?这一层,我在白马湖教初中学生时,也曾从师生的立场上问过丏尊,他毫不踌躇地说,“自然啰。”近来与平伯谈起教子,他却答得妙,“总不希望比自己坏啰。”是的,只要不“比自己坏”就行,“像”不“像”倒是不在乎的。职业,人生观等,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定的好;自己顶可贵,只要指导,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便是极贤明的办法。

  18、在《背影》中朱自清以儿子身份写父亲,在《儿女》中以父亲身份看儿女。身份不同,真情却同样。通读全文,找出能体现朱自清爱子之情的细节1~2处,并作点品析。

  19、文中画线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背影》以“背影”为线索,难忘背影—描写背影—思念背影,结构严谨。试着按上述思路,分析本文的结构。

  21、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本文及《背影》,说说你对朱自清的印象。⑴朱自清父亲是朱小坡。朱自清的四儿子朱思俞说,他对父亲的的记忆既清晰又陌生,清晰是因为他第一次见到父亲已经13岁;陌生是因为他与父亲在一起只有三年。⑵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一个歌手答出《背影》作者是朱自清,但张冠李戴把这个“背影”说成鲁迅。⑶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写道“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背影》课后练习答案:

  1、①sù ②fù ③zhù ④diàn ⑤yū ⑥ jú

  2、①琐屑 ②情郁于中 ③蹒跚

  3、①祸 ②藉 ③典 ④触 ⑤已 ⑥诸

  4、 D

  点拨:D 中“滔滔不绝”一般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强,说话接连不断。此处指来往的车辆多显然不对。 【语言表达训练】

  5、①开头“最不能忘记”背影——深沉、浓厚的感情笼罩全文。

  ②车站送别买橘子时的背影 ——父亲爱儿至深。

  ③父子告别“混在人群中”的背影——依恋、伤感,催人泪下。

  ④结尾读父亲来信泪光中浮现背影——思念不能自已,呼应开头。

  6、观点一:可以改为“车站送别”,因为文章主要写这一场景,通过送别表现父子深情。几个橘子算不了什么,但父亲费那么大的力才买到,橘子上凝聚着父亲爱子深情。

  观点二:不能改,因为背影集中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

  点拨:同一篇文章,可从不同的角度拟题。只要标题符合文章内容,都值得肯定的。不过这篇文章抓住父亲的特征─“背影”,不惜笔墨细致描画,“背影”最能集中表达作者的感情、父亲的形象。

  7、略

  点拨:此题为开放型题目,答案不惟一,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

  8、赞成。“我”再大也是父亲的儿子。文中也写出了“我”的感情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我”原先是不耐烦,后来感动得流下眼泪。

  点拨:本题答案不统一,无论赞成与否,关键是谈出自己的看法。

  10、例:父爱就是父亲送别时蹒跚的背影。

  点拨: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例句的句式特点,结合本文内容即可。

  【课内同步阅读】

  11、①心 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②心里

  ③只是

  12、……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

  13、哪知老境如此颓唐。

  14、看了父亲的信后又勾起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虚写

  点拨:读了父亲的信,父亲的音容笑貌又浮现眼前,所以应该是虚写。

  15、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6、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一方面起到了照应开头的作用,另一方面继续加深背影的形象。

  点拨:应该从内容、结构两方面作答。

  17、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课外拓展阅读】

  18、示例:“我给他们调解,说好话。”儿女多,纷争也多,朱自清很耐心。原来父爱也温馨。

  19、如:对自己的检讨,要努力尽到父亲的责任,教育好子女。

  点拨:结合上下文,理解作者因没有注意教育孩子而产生的愧疚之情。20、儿女情况——检查自责——目标期望。

  点拨:答案不统一,意近即可。

  21、如:他情感丰富细腻,是个学者,很有骨气。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eiying/16163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