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副教授建议中学课本删去朱自清《背影》引发争议(4)

背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别让探讨成闹剧

  名家的作品在近年来屡屡引发争议,应该说,这种争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于中小学课本中的名家作品,多引导学生参与争论,不搞“中心思想一言堂”,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是大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自觉参与到讨论之中,并能对名家作品提出与“主流观点”针锋相对的看法,这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很希望关于《背影》的讨论,仅限于文学本身,但遗憾的是,从丁启阵博文来看,真正基于文学的讨论并不多,纠缠于作品之外的观点倒是随处可见。比如,他论证出“朱自清的父亲既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不忠不孝不慈”;再者,他认为朱自清的文章,是“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但笔者又看不出他有什么论证支持这一观点。

  王小波先生对中国人的道德敏感感触颇深,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二十年前,巴黎歌剧院来北京演《茶花女》,有些观众说:这个茶花女是个妓女呀!男主角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玛格丽特和阿芒,两个凑起来,正好是一对卖淫嫖娼人员!如果以王小波先生所说的这种道德敏感性来阅读和探讨作品,无疑会让讨论变成闹剧——朱自清的父亲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朱自清对他父亲的感情有何关系?和《背影》一文的作品价值又有何关系?是不是该从教材中删除《背影》一文,探讨的要点应该是作品自身是否存在价值。

  欧木华

  延伸

  每篇课文都有被删的理由

  从民国时期到今天,有多少文人志士写过散文,可我们记忆深处还记得的又有多少呢?无非是《背影》《荷塘月色》等。同样,四大名著经历岁月的洗礼,依然为今人称颂,由此可见其艺术内涵和文化魅力。说其有缺憾可以,毕竟好作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如果抓住芝麻大点问题就全盘否认,很明显不是我们对待文艺作品应有的态度。

  所以说,当真想胡扯,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被删除的理由。先说古文吧,文绉绉的作品是古人的东西,如今学习,岂不有“倒行逆施”之嫌?再说诗歌,高考作文都“诗歌除外”了,那学习诗歌岂不有做无用功之嫌?如此等等。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真想去除某篇课文,难道还找不到理由?这样想想,便知道这专家言论有多荒谬了!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eiying/25422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