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父亲“背影”困扰朱自清(2)

背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朱自清的《笑的历史》,就是以自己的元配夫人武钟谦为原型写的。据朱自清先生的弟弟朱国华回忆,朱自清的父母读了这篇小说,“很不高兴”。武钟谦后来于1929年死于肺病,她终年抑郁不欢,积久劳瘁,无疑是致病的一个原因。

  关键是,朱自清在写《背影》的时候,竟然原谅了自己的父亲,开始感念父亲的“好”。

  写《背影》时的朱自清,处于怎样的人生阶段,又面临什么样的人生困境?

  查一查当时的朱自清日记:“晚与房东借米四升……又向荣轩借六元……三弟来信催款,词甚锋利,甚怒,骨肉之情,不过尔尔……向吴微露借款之意,他说没有……当衣四件,得二元五角。连日身体颓唐,精神也惶惶不适,甚以为虑……向公愚借六元,愧甚”。

  在现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中,朱自清也许是最具书生气的一个,也是最不善于操持生计的一个。加以子女多,生计上左支右绌,十分艰难。这似乎也使他绝少能体会到儿女绕膝承欢的天伦之乐,更多的是厌烦,这种感觉,在他的散文里不难找到:“我现在是五个儿女的父亲。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十年前刚结婚的时候,在胡适之先生的《藏晖室杂记》里,见过一条,说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是不结婚的;文中引用培根的话,‘有妻子者,其命定矣’,当时确吃了一惊,仿佛梦醒一般;但是家里已是不由分说给娶了媳妇,又有甚么可说?”(《儿女》)

  朱自清正是在自己深悟生存之艰难,对生活感到无力的时候,开始对父亲谅解与感念,并在《背影》里,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这样的句子里,有对父亲能力的深佩,更有朱自清自己的深愧、自责与叹息。  或许可以这样说,区区千把字的《背影》,之所以厚重,之所以感人至深,离不开独特背景的支撑。它的重要性不在“父子情深”,而在对父亲谅解与感念的背后,是一个中年男人的愧悔与叹息,是面对生活的无力感与沧桑感,是人生的沉重与感伤。

  遗憾的是,这一点,之前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eiying/254221.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