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中八年级语文《背影》教案(2)

背影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结构

  1. 教师引导: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以时间为依据紧扣“背影”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 开篇设疑,惦记背影(1)

  结构 第二部分 回忆往事,刻画背影(2—6)

  第三部分 别后思念,再现背影(7)

  2. 依据划分结构,我们可以知道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背影”,文章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四次背影。

  (五)研习课文

  师生共同研习课文第一部分。(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做阅读批注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思考以下问题,做好阅读批注。

  学生交流阅读批注,教师作补充:

  1. “最”的含义、作用?点出本文的叙写中心;引人思考。

  2. “满院狼籍”告诉我们什么?作者当时的家境不好。

  3. 父亲说“事以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是否表现父亲的乐观?

  明确:父亲安慰儿子的话,并不是表现父亲的乐观。

  4. 本段的作用?

  讨论,明确:点出叙写的中心,交代写背影的背景,为写背影做铺垫。

  第二课时

  (一)阅读课文第2—4段,讨论问题。

  (学生思考,做好阅读批注。)

  1. 叙述父亲送“我”上火车,作者用了三个“终于”和几个“定”,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连续用了三个“终于”?“讲定”“拣定”能否改为“讲好”“挑拣”?为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明确:三个“终于”和三个“定”(决定、讲定、拣定),充分表现了父亲反复掂量、瞻前顾后的拳拳之心。如果把“讲定”改为“讲好”,特别是把“拣定”改为“挑拣”,没了这个“定”,这个“拳拳之心”的情态及其反复掂量的行为过程,我们就不可能这么显豁地感觉到。

  2. 三个“嘱”和两个“忙着”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感情?两次提到自己的年龄有什么作用?

  总结:在父亲的眼里,我始终是个需要照顾的孩子,两次提到年龄:一是:父亲不必操心;二是我对父亲的爱还不理解。从反面衬托了父亲的爱的无私和真挚。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eiying/9240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