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边城》有感800字(3)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读《边城》有感800字7

  初读《边城》,不由得感叹茶峒的淳朴民风,老船夫坚持不要过渡的钱,还为渡客准备香烟和烟草,这里的人如这里的风景,纯净美好,质朴真诚。

  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细细地淌着,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但就是这样的文风,却能够深深地探入人物的内心深处,衬托出一座纯净的边城。

  在这座古城居住的苗族茶峒,自古有通过媒人上门求亲的方式,是所谓的“走车路”。也有男子站在溪边、山崖上唱苗歌给女子听,一人独唱或二人对唱,在唱歌了解认识对方,直到分手或结亲,这就是所谓的“走马路”。这后一种方式,表现了湘西民众在婚姻问题上的宽容和自由,也反映了这块地方人们善歌的才能。

  《边城》不仅仅是一部描写民俗风物的小说,它更是一部堪称绝美的爱情悲剧。翠翠,一个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仙女,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对傩送的爱带着少女的羞涩和幻想,或者说这种爱似乎一直是以梦幻的形式出现的。

  在梦里,她听到一种悦耳的歌声,柔软而又缠绵,于是她像跟了这声音到处飞,飞到溪边悬崖半山腰……她只有在梦中才能品尝到甜美的爱情。可现实却似乎远离了她。于是,她只能痴痴地坐在溪边,凄凉地守候,孤独地等待。

  从翠翠身上,可以看到苗族少女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因为她的淳朴,她无法拒绝天保,也无法向傩送表白,但傩送驾船远走后,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惋惜和悠长的牵挂期盼,但不管未来会怎样,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未来还是要自己去争取,翠翠等到的不是无言的悲哀,也不是追悔莫及的泪水,而是应属于她的那份幸福。

  人世间的美好与凄凉都在这里呈现,翠翠与爷爷的至深亲情,天保、傩送两兄弟的手足之情,祖孙二人与村里人的和谐融洽,质朴的邻里关系,人与自然的统一,淳厚的民俗与民风……我总在想,为何这个小说叫“边城”,在人心里它就这么遥远吗?还是沈先生心灵深处在守护着什么?在怀念着什么?

  读《边城》有感800字8

  风轻轻撩开雾气,生怕惊动了雾气里沉睡的小城,静谧安逸地躺在青山绿水中,仿佛千百年未曾走过的寂寞。有山有水的地方,定会有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就象从这小城流过的小溪,潺潺不绝。只是在这,它们干净得犹如蓝天下的白云,没有惊心动魄的生死劫难,难舍难分的柔肠满怀,只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滴滴的叫人心疼。

  语言诗化,意境优美,且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女主人公叫翠翠,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生长在自然便有着山水给予她的天真、纯洁,像一朵野百合期待她的春天。而当春天到了,她却错过,错过一个使她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用最传统的浪漫描绘彼此目光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歌声让翠翠做了个顶美顶甜的梦,而一切又只能是梦,梦醒了,大老死了,二老走了,爷爷不在了,祭坛的白塔修好了,而月下依旧是条渡船载着酸酸的日子,慢慢前行着……

  茶峒的美好在于它的一尘不染,当外面的世界充斥着战争的阴霾,而这儿依旧是青山碧水,与世无争,所以当中国其他地方正在如何不争挣扎中的情形,似乎就从不曾为这边城人民所感到。他们纯朴、善良、热心、真挚。端午日的热闹是一种无法言表的震撼,胜过任何一场音乐会,任何一部电影,是自然孕育下的人性真情一面的流露。而翠翠和二老的初次相遇便在这样的日子,不知二老走后,每到端午时节,她会不会想到傍晚河边发生的故事?

  小城的与世隔绝虽阻绝了外面世界的干扰,却也带来了她的封闭与落后,涉及物质和思想。而更多的遗憾则是人们思想上的保守。翠翠喜欢二老,却不敢表达,无法大胆地去爱,去追求,以至于给二老的是一种若即若离,无法紧紧把握的感情。每一次的错过,都埋进了以后的悲剧,与其说两人的爱情悲剧是大老的死、爷爷的犹豫不绝造成的,我想不如把他们放进这个环境里,于是更多的是自然给予的结局,自然之美、人性之美,何尝又不是太过美好灿烂下的无可把握的悲哀。就像看着太阳升起时,却无法留驻一片纯白的怅然落寞,于是,便奢望两片云会有交集的时候,再化做雨雪,再有一个故事,但也许这个人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边城,是永远的等待,等待他的歌声,等待故事的结局……

  那是世间最美的风景,只是少了看风景的人。

  读《边城》有感800字9

  采一缕流光,携着花香,漫步于穹苍,在梦里荡漾。

  撩一开清晨的薄雾,支一叶偏舟循着酉水,来到那个叫作茶峒的一隅。在小桥流水人家里,凝视翠翠澄澈的眼眸,看着她在爷爷的关一爱一下一日一日地长大,循着她眼前的那条河的极尽,陪伴她苦苦等待傩送的身影,安托她孤独的内心……有一天翠翠会老去,有一天茶峒或许也会随风而逝,但那纯真的淳朴将定格永远,在唇齿间呢喃,轻轻吟唱……

  午后,一陽一光正好,沏一杯花茶,氤氲在书香里,依稀看见同茶峒一样的,我的故乡……

  “时间开始打盹了”村里的二娃子手里敲打着木梆子,头上戴着一顶狗皮帽子,脚上套着破棉布鞋,趿拉着,嘴里呼出的白气也像时间一般,冻结了,暖一陽一缓缓升起,渐渐融化冻结的时光,只听得“呲啦”一声,像是冰层断裂。噢, 不,这是雪白年糕放入锅中煎成金黄年糕的预响。等等,融化了时光,释放了多少能量。

  跨过门槛,口中还 咀嚼着汤圆的味道,便看见对院的爷爷拖着“吱吱呀呀”的老自行车消失在拐角处,我赶忙跑了赶上去,踏出大门,无意间瞥见那乱糟糟的鸡窝里,有一个那样可一爱一的小生命存在——肉粉粉的小鸡蛋!我朝两边飞快地望了望,大人们都在各家各户里张罗着,小孩儿呢,也大多在田野那些地儿。我赶紧转了方向,屁颠屁颠跑过去,踮起脚,伸长了手臂,使出吃一奶一的那股劲仍是够不着。但我依稀能感受得到鸡蛋的一温一热。突然,身后似乎有谁把我抱了起来,传来憨厚的笑声,“拿去吧拿去吧,我们家这小母鸡生的第一个儿,就给你吧。”够着了蛋,赶忙揣进兜里,用手捂着,腼腆地向那大伯笑笑,一溜烟又不知道跑到哪去了。

  一路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似乎都摆着一个大木桶,上面盛放着被木盖子压着的还 未成型的豆腐,各种香气夹杂而来,香肠咸肉的风味,豆腐的清香,炖汤作煲的浓郁,弥漫在整个村子里。跑着跑着,隐隐约约,就跑到了傍晚。袅袅炊烟升起,映衬那抹斜一陽一。不用呼唤,我便乖乖地知道该回家了,我嗅着炊烟,心里顿时安稳下来。

  二娃子又敲响木梆子,渐行渐远……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方“茶峒”,一份属于故乡的乡土情怀,一丝被故土牵引的情愫,回首处,依稀不曾分离。  读《边城》有感800字10

  沈从文是孤独的,而《边城》也是孤独的。

  在他的一篇随记中,沈从文提到这本书不是为多数人而写的,也多次提到这本书是为少数人写的。可见这本书,沈从文并没有打算让它变得多么有名多么受人追捧。他只是单纯地想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他知道他心中那个纯净的世界已不复存在,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这个世界,所以,他不奢望很多人能喜欢这本书,他只是希望自己真切的吐露能在这个烦躁的世界中得到一点点,一点点微弱的回应。所以我说他是孤独的,孤独地在时光中历经万般磨砺,最终沉淀成一本或厚或薄的书。然而,又有多少读者能真正读懂它们,所以我说边城也是孤独的。但这只是其本身孤独的一面,还有一面的孤独,便是这本书的内容了吧。

  初读此书才寥寥数页,我便发出惊叹,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更坚定了这个想法。文中的社会,是单纯而美好的,不带任何利益的掺合,不沾任何世俗的尘埃。那里面的人,无论熟人或是陌生人,都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他们不求利益,不求权势,只求能互相帮助,给他人一丝温暖,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在那儿,连爱情都是如此纯净,兄弟之间甚至可以相让自己喜欢的女孩……这个世界太美好单纯,让人舍不得走出来。而身处这么一个喧嚣复杂浮躁的世界中,又何其渴望这么一个悠远空旷孤独的社会!而沈从文的高明之处,也许就在于他不需华丽的文笔词藻,只需平实的语言,便可以勾勒出一个很原始很质朴的"边城".这个地方和他的文笔一样,朴素而真实,却永远触摸不到。

  读完这本书,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种美好与纯粹在如今时光里已无法再看到,在当今的时代中,人们应该追求些什么,除了金钱和利益之外,是否有更多已被我们遗失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寻……难道时代的进步,就一定要伴随着人心纯真的泯灭吗?

  又联想到刚刚发生的法国恐怖袭击,令人无比心痛也心寒。沈从文写这本书的目的,我想也是想提醒当今的人们勿忘初心吧。只是我觉得,向后看,向后看最初人性的美好不是一种退步,而是一种进步,是一种美好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尽管,要回去已是不可能的。那么,让我们进步到可能吧!

【读《边城》有感800字(精选10篇)】相关文章:

1.读《边城》有感精选范文

2.读《边城》有感作文

3.初中读《边城》有感

4.读《边城》有感

5.读边城有感

6.读边城有感作文

7.小学读《边城》有感

8.读《边城》有感500字

9.读《边城》有感800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202951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