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边城》的情调(4)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亲人间的亲情,在沈从文的笔下,表现的不单是关爱,还表现为一种理解与接受。傩送与天保两兄弟同时喜欢上翠翠,彼此坦诚的他们都理解对方的赤诚,理解对方对翠翠的爱之真切,情意之深,接受事实是他们的选择,并以公平竞争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得知翠翠爱的是傩送后,天保选择谦让离开却遇溺而死,傩送也因哥哥的死而与翠翠间产生了误会,离开了茶峒。兄弟间的情谊让他们在面对爱情上是从容的,是无私的,是积极的,同时也是互有谦让的。他们较之现今社会中为己之私利而相残的兄弟,表现得是如此的纯洁和高尚。

  社会既应是一个充满爱的社会,邻里间更应有爱。《边城》中邻里间的爱在沈从文的叙述下,显得那么淳朴而纯真,宛如一个初生的婴儿般。茶峒里的人个个都是和善达礼的美的化身。他们见老船夫出力不受酬,心里总觉不安,“凡事求个心安理得”,“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老船夫却也心安不得,“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桐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边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船总顺顺“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对于落魄者必尽力帮助。在得知老船夫死后,茶桐的人也尽力帮翠翠料理其爷爷的身后事,带棺木的带棺木,做法事的做法事,为老船夫的唱丧堂歌,守灵。能为他做的都做了,出于他们对老船夫的怀念,出于他们对老船夫的多年相处,也出于他们对老船夫的爱。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具有浓郁乡村风景的“牧歌”经典,“牧歌”式的抒情为我们展现的是一幅淳朴而纯静的湘西风情,就好比一个已经绘好的素描般,牧歌情调给了他们以艳丽的色彩,让他们活现于人们的眼前。如此美化了的、诗意了的中国形象,与当时鲁迅提倡的注重揭穿国民性的丑陋、麻木、愚昧的启蒙文学大相径庭,是沈从文文学独创性的体现,而这种独特的阐释方式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另一种文学模式,为现代文学的不断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金介甫:《沈从文传》

  [2] 沈从文:《边城》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9月

  [3] 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

  [4]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版

  [5] 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1935年 6月《文学季刊》,2卷3期

  [6]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7] 网络文章: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28365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