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近二十年来《边城》研究简述(2)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象征性

  金介甫在《沈从文传》引言里说:“沈从文写湘西人的作品在历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可以把作品当做整个中国民族的寓言来读。”②沈从文的《边城》中充满浓郁的象征意味。下面从洪水、黄昏、渡船等意象进行解说。

  1.洪水

  作者对于水是怀有深刻感情的。小说的开始在溪边,结束也在溪边,对于水的描写非常多,这样的水就超越了实体而具有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

  石柏胜从“女性”、“生命”、“道”三个方面阐释了《边城》里的水的意义。自古以来,柔情似水就是用来形容女人,由此可见水与女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通常把润泽大地的江河称之为“母亲河”,这在边城里也是有所体现的。水,一面对子女温柔慈祥,这里的人们淳朴友爱;一面又苦心锻炼,让人坚强勇敢,不畏风浪。翠翠的母亲在水边死去,而翠翠也是在水上生活,这水就代表了翠翠的母亲,日夜陪伴着翠翠,所以当翠翠痛苦郁闷之时,一个人对着黄昏的溪水哭了起来。第二点,水是生命之源,水孕育着边城,也锻炼着边城。洪水里的人们坚强互助;龙舟比赛拼搏向前;吊脚楼上的无限风情;渡船上的美好人情等都展现了优美、有力的生命力。沈从文受到道家影响,倡导自然、和谐的人性。而水,既能载舟,又能覆舟,一定层面上也代表了道的思想。

  晏杰雄认为边城里的水代表着女性形象。例如天保曾经夸翠翠长得像一个观音,这不仅仅是大老对翠翠的溢美之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女神膜拜的倾向性。此外,通过沈从文创作《边城》的动机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是因为在溪边看见一个穿白衣孝服的少女才写下了动人的《边城》一书。

  覃宏勇具体阐释了“水”中的“洪水”意象。在先人观念里,洪水几乎就代表了死亡这个意象。在小说中,作者直接将洪水作为死亡之神的推手。在洪水来临之前,四处都是让人心生恐惧的气氛:热风乱吹,蜻蜓乱飞,竹子乱响,云乱起,这混乱的一切都意味了破碎。但是老船夫却在这样阴郁的环境里坐在门槛上独自打着草鞋。在民间,“打草鞋”通常代表的是即将要出远门的象征。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景里,“打草鞋”可以说是暗藏了死亡的征兆。“夜间果然落了大雨,挟一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大雷,……接着是一种超越雨声而上的洪大闷重倾塌声。两人皆以为一定是溪岸悬崖崩落了!担心到那只渡船,会早已压在崖石下面去了。”③惊人的雷电,带来了死亡的恐惧,雨后的美好家园被洪水冲刷得狼藉一片,为最后死亡的出现做了铺垫。渡船消失了,白塔毁掉了,老船夫也死去了。   2.黄昏

  杨爱芹认为《边城》里很多次出现了黄昏这个意象,而一日之暮与一生之暮是类似的,黄昏时节,是一个垂垂暮年老人的告别时间。在文中有多处“累了”、“老了”、“睡着”、“疲倦”、“休息”等字眼在暗示着老船夫的死亡。老船夫与黄昏的契合,使我们明白为什么翠翠会在黄昏想到爷爷的死,爷爷又为什么多次想到自己的身后事。

  当黄昏与翠翠相关联的时候,就既表现了对美丽自然的歌颂,又突出了落寂青春的伤怀,翠翠的命运因此充满了感伤。“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屋后的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下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④当黄昏作为翠翠的活动背景,当黄昏融进了翠翠的希望,就注定会落空。

  黄昏与爷爷、翠翠的连接点是一种隐喻的生命。少女和老人正是生命过程中的两端,少女与黄昏形成对比,而老人与黄昏则同化成一体。刘西渭曾经感叹;“何以和朝阳一样明亮温煦的书,偏偏染着夕阳西下的感觉?”⑤

  聂家伟从语词、意象、主题三个层面对“黄昏”意象进行了分析。在语词方面,在小说中,黄昏更多地出现在情节的高潮与结束之时,这或许是作者的故意安排,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一种潜意识。在意象层面,“黄昏”的出现总是与死亡、破灭、凄凉等相关,含有消失或者是不确定的意思,渲染了一种忧伤、寂寞的气氛。从主题角度来思考,一是“黄昏”导致了人神隔膜的惨剧发生,翠翠是自然之女,而摊送是摊神之子,本该是完美结合的两个人却生生离别。二是“黄昏”表现了苗汉文化冲突的民族忧虑。苗族是崇拜太阳的民族,而黄昏却意味着太阳的消失,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太阳崇拜的衰落,意味了苗族的奄奄一息。三是“黄昏” 表明了对现代化的反省。原本的淳朴善良逐渐被现代的物质文化所覆盖,既是对乡下人的现代化反思,又揭示出传统文化的日薄西山。

  3.渡船

  罗才平认为老船夫高尚的人格魅力就是通过渡船表现出来的。老船夫对于渡船是怀有非常强烈的爱与满满的使命感的。不管他是外出办事,或者刮大风下大雨,总是不会忘自己的渡船。在雷雨之夜,渡船被毁,老船夫也悄然离去,这也正是体现了渡船与老船夫高尚人格的对应于象征关系。其次也是二老两兄弟淳朴感情的化身。天保和摊送是船总顺顺的儿子,他们完全可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大户人家的女儿。但是,他们都看上了那渡船上的翠翠。这渡船正是两兄弟对翠翠真挚爱情的承载。此外作者对“渡船”也投注了自己的社会理想,想要表现自己的美好的人生形式,想要重建中华民族的健康品格的美好理想。

  李松睿则把渡船和商船做了比较。渡船和商船相对的情况在文中出现了十三处,一种是把二者作为对立面出现的,一种是只出现一种隐含了另一种。渡船和商船在表面上是不一样的交通工具,但实际上却直接影响了使用工具的人的生活方式,也展现了不同阶级、地位的人的世界。在摊送的选择里,渡船与商船更是代表了爱情与金钱的舍取。

  刘照扬认为渡船满载了老船夫对以后生活的期望。老船夫二十岁开始就在渡船上,五十余载的岁月都是渡船的陪伴;与孙女翠翠的很多对白在渡船上,对孙女未来的美好希望也在渡船上,但是渡船是飘荡不安的,是无法靠上安稳的彼岸的,这渡船就成了一种象征,一种悲剧的暗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29890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