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谈论《边城》中的守望精神(2)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一、爷爷一生的守望

  爷爷一生都在这片乡土里守望。

  “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着这小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那么老了。骨头硬硬的,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地很忠实的在那里生活下去。代替了天,使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于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边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是一只渡船和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是那个女孩子。”在这段描述中,爷爷五十多年没有离开这片水乡,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白塔、渡船、黄狗以及翠翠构成他全部的生活。老人前生守候渡船及女儿而后生守候渡船及外孙女,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守望和寄托。他的活动圈子十分有限,偶尔到镇上沽酒购物以及找老朋友喝酒。这种守望是寂寞的,于是在夕阳落山时分和翠翠一起将这种孤寂投在天上的云。一丝惆怅也许遍布周身。为翠翠找到一个美好的归宿成了他的一个也许是唯一的梦想。心里这份隐隐的奢望支撑着他,而当这种梦想由于诸多因素最终破灭的时候,他便没有了精神支柱,因为精神的死亡直接摧毁了他,并且彻底绝望。再也没有时间去重新构筑那个美丽的梦了,便在那个风雨之夜溘然长逝。读者在这里体味到的是一份薄薄的悲凉。这个在五十年中不知渡过多少人的老人,最终却没有人为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摆一次渡,让他有个美好的归宿,他一生的守望最终是一片暴风雨之后的凄凉。

  二、翠翠的守望

  翠翠是自然的女儿。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澈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又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出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翠翠是作者对自然美的一个化身。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心中对那片魂牵梦绕的乡土深深眷恋之情。翠翠的结局是悲凉的。这份还没有展开的爱情因为种种因素早早的破灭了。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忧伤和失落。汪曾祺称‘《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有痛惜情绪的怀旧。”翠翠的天真纯洁表现为她的毫无心机的、超出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她对二老的感情是一直处于少女期的朦胧状态,她对二老的微妙印象以及将自己的情感在心里深深埋藏,不轻易外露。在这份美丽的忧愁境况下,由于人的、社会的各种因素。致使朦胧的爱情尚未展开便破灭了,更谈不上情人之间的花前月下那种缠绵。爷爷去世了。白塔倒塌了,心中的二老出走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给人留下无限的牵挂和期盼。翠翠依然同黄狗来侍弄渡船,一边看守着祖父的坟山。翠翠的这份守望是无奈的和凄凉的,她别无选择,这也是一种情结,对祖父、白塔、渡船以及那片山水的难舍情结。只有守望才是她唯一的并且心安的出路。她的守望究竟有什么意义以及何种归宿,也许是令许多读者掩卷长思的问题。

  翠翠的“人生”是美丽善良的,但却被引向了毁灭。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32152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