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评价沈从文的湘西和都市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3)

边城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沈从文小说的文化特质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凌晨,降生在湘西凤凰县的一个行伍之家。学名岳焕,20余年后改名为沈从文。沈家原为簪缨世家,至祖父一辈入了军籍,父亲沈宗嗣曾是驻守大沽口炮台的一员裨将。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地处湘西沅水流域,是湘、川、鄂、黔四省的交界,土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沈从文自幼便陶醉在对于水的联想之中:“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考,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与水确实有着不解之缘。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我在那条河流边住下的日子约5年。这一大堆日子中我差不多无日不与河水发生的关系。走长路皆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这一段经历可以说在沈从文的一生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以至 “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我文字中一点忧郁气氛,便因为被过去15年前南方的阴雨天气影响而来。”

  这其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给了沈从文创作莫大的影响。沅水及其支流辰河带给沈从文经验、灵感和智慧。在水中或岸上讨生活的剽悍的水手、靠作水手生意谋生的吊脚楼的妓、携带农家女私奔的兵士、开小客店的老板娘、终生漂泊的行脚人……纷纷来到沈从文笔下,给他的创作烙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与湘有的地域文化色彩。

  1、 沈从文小说中乡土情结的文化背景

  沈从文是从写“乡土文学”开始步入文坛的。他说:“我的作品稍稍异于同时代作家处,在一开始写作时,取材的侧重在写我的家乡,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一条延长千里水路的沅水流域。”沈从文之所以一开始侧重写乡土小说,除了他遵循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的创作原则以外,还有鲁迅小说的影响,“由鲁迅先生起始以乡村回忆做题材的小说,正受广大读者欢迎,我的学习用笔,因之获得不少勇气和信心。”《边城》表现了作者文学创作的乡土特色,渗透着作者挥之不去,剪不断,现还乱的乡土情结,流露出作者浓浓的乡土意识。在现代作家中,恋乡梦如沈从文之沉酣者,是屈指可数的,他深挚地爱故乡的土地和人,爱其朴野的,也是没有为儒家道统所泯灭的化外之风,爱其璞玉一般的,也是没有为都市文明所扭曲的正直素朴的人情美。他对此一往情深:“我们家乡所在的地方,一个学历史的人会知道,那?五溪蛮?所在的地

  方。这地方直到如今,也仍然为都会中生长的人看不上眼的。假若一种近于野兽纯厚的个性就是一种原始民族精力的储蓄,我们永远不大聪明,拙于打算,永远缺少一个都市中的兴味观念,我们也正不必生长到这朴野边僻地方为羞辱。”回顾沈从文这种带有神圣感的乡土情结无疑有着其深刻的文化背景。

  2000 多年前的湘西,峨冠博带、腰佩长剑、脸如刀削的屈原曾一路仰天长啸、一路掩涕长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驾龙舟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东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湘君》)一次神秘的浪漫之旅,成就了一代伟大诗人的诞生。沈从文从小就生活在沅水岸边,他的小说自然更多的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譬如《边城》,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小说中的一切其实都不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实在在的影子。而这影子全在那一脉青山相拥的沅水两岸的人事哀乐。曾有人问及沈从文的创作体会,他回答说:笔下涉及社会面虽然比较广阔,最为亲切熟悉的,或许还是我的家乡和一条延长千里的沅水。。。。。。。我的生命在这个环境中长成,因之和这一切分不开(《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又说:我所写的故事,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沅水为长江支流,也是哺育湘西一代又一代醇厚百姓繁衍生息的母亲河。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沅水两岸的百姓既英风豪气冲天,又纯朴贤静柔情似水。当在水中如浪里白条搏击风浪的时候,那一声声豪迈粗犷的沅水船排工号子歌,足以震撼每一位行路之人。自常德到沅陵,山高水陡,滩多流急,有三垴九洞二百零八滩之说。试录本地(沅陵)流传的一段沅水船排工号子歌片段见证:

  常德府,本有名,喊排号子送你听

  高独一,施角滩,界首上面沅陵县

  高独一,茨角滩,城皇充军海螺山

  海螺山,不算山,对面还有撑架山

  黑溶岩,荔枝溪,四十八条米汤溪

  黑溶岩,荔枝溪,瓮子洞脱水牯子溪

  九狮拜象生得全,前朝古人行善缘

  前朝古人行善缘,修起岩路牵铁链

  柳林汊,茨角滩,前面说是明月山

  明月山,本来高,上面修起顺母桥

  明月山下一只湾,麻伊伏内又无官

  麻伊伏,又无官,猛虎跳进缆子湾

  青平庙对凤凰山,行到下卡把船湾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ancheng/7475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