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解析毕淑敏作品《一厘米》(2)

毕淑敏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作品特点】

  1.通过独特的审美视角反映深刻的主题。

  本文以“一厘米”为标题,又从陶影“逃票”写起,视角独特别具匠心。小说围绕“该不该买票” 展开,而该不该买票的关键就是那“一厘米”。小说中儿子小也是一米零九,还是一米一,差不差这一厘米“强烈地关系着一个小小男子汉的尊严”,关系着一位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是否完美,关系着教育子女的导向。这样一桩小事其意义又着实不小,竟然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照出平凡中的伟大。作者不是对陶影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以平视的眼光去关注她的情感世界,以悲悯的情怀去感受她的心灵,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美德。

  2.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如:其实她应该把票根保存起来。这样以后哪次集体活动或开食品卫生会,她骑车去,回来后可以用这张票报销。夫妇都是蓝领工人,能省就省一点。可是小也是个绝顶机灵的孩子,会追着妈妈问:“咱们出来玩的票也能报销吗?”在孩子面前,她不愿撒谎。

  本文来源于百分网(http://www.oh100.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谢谢!像这样的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本文还有许多处,这些心理描写揭示了人物行为的内在动因。这处心理描写是在售票员问她“报销不”,她回答“不要了”时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一方面写出了她的处处俭省,另一方面,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强烈的责任感。写作中注意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运用恰当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这样说。

  3.生动、形象的比喻。

  如: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陶影看儿子时的目光充满温柔和慈爱,这种爱是绵延不断的,“春蚕到死丝方颈,母爱也是一样,这爱里有责任,她要好好地养育儿子,保护他,让他快乐,让他健康成长,让他成为有教养的人。文中这样精彩的比喻比比皆是。比喻用得好可以收到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好的比喻让人觉得余味无穷,这绝不是直接描写、说明所能做到的;但如果用得不好,弄巧成拙,就可能引起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写作中运用比喻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喻体要常见易懂;(2)比喻要贴切,不可信手拈来,喻而不当;(3)一定要注意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bishumin/110310.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