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岑参入仕年月及生年考论文(2)

岑参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惟陇西李公湍,地望清甲,冠于邦族……公始以经术擢第,署滑州匡城尉,次补瀛州乐寿丞。理尚刚简,盖肃如也。酷好寓兴,雅有风骨。时新乡尉李颀、前秀才岑参皆著盛名于世,特相友重。方振雄藻,比户英达,孰是异才,而无显荣?以乾元元年终于贝丘。凡百文士,载深恸惜……即以大历己酉岁冬十二月甲寅,葬我公、夫人于邙山之茔。⑦

  “大历己酉岁”,即大历四年(769),知李湍卒于乾元元年(758),大历四年始与夫人合葬。《墓志铭》称李颀为“新乡尉”,当是李颀尉新乡县时与李湍相识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载:“颀,东川人。开元二十三年贾季邻榜进士及第,调新乡县尉。”按李颀于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亦当守选三年而后铨选为新乡县尉的,则其尉新乡应在开元二十七年(739),时李湍亦正尉匡城。匡城属滑州,新乡属卫州,两地相距甚近,且二人又同为县尉,故可时常往来而“特相友重”。

  《墓志铭》又称岑参为“前秀才”。秀才原是唐初贡举之一科,后因取人严峻,举子多不敢应试,州府也不愿举荐,故于高宗永徽二年(651)就停止了⑧。以后唐人就多将进士称为秀才,明经称为孝廉。“前秀才”,就是前进士。前进士是及第进士关试后的称呼。《唐音癸签》“进士科故实”条谓:“放榜后称新及第进士,关试后称前进士。”《蔡宽夫诗话·唐制举情形》也说:“关试后始称前进士。”及第进士之所以关试后始称前进士,是因为关试后新及第进士就成为吏部的选人了,“始属吏部守选”,故前进士实质上就是及第进士在守选期间的专称。及第进士无论其守选时间多长,只要尚未授官,都可称作“前进士”。皮日休有一首诗,题作《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宋先辈垂文二同年》,云:“四载加前字,今来未改衔。君批凤尾诏,我住虎头岩。”⑨据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卷八载,皮日休,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之后,于咸通十年(869)被苏州刺史崔璞辟为从事,至十二年三月崔璞解任后始离去,此说可信。诗谓“四载加前字,今来未改衔”,是说进士及第四年来,未曾授官改衔,仍以前进士称。则知诗写于咸通十二年秋,时在苏州,故曰“我住虎头岩”。韩愈贞元八年(791)进士及第后,“三选于吏部卒无成”,于贞元十一年春三上书宰相求荐,仍自称曰“前乡贡进士韩愈”⑩。《河南千唐志斋藏石》收有寇堮撰写的《前国子进士上谷寇堮墓志》,云:“大唐开元十四年正月癸未,前国子进士上谷寇堮卒……廿五擢第,卅而终。”11知寇堮及第已五年,未曾授官,以前进士终。按,由州府解荐而得第之进士,曰“前乡贡进士”,由国子监生徒而举进士及第者,曰“前国子进士”,然统简称作“前进士”。邵说《墓志铭》谓岑参“前秀才”,即前进士,当是岑参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前也就是守选期间与李湍结识的。按前所述,李颀尉新乡是在开元末,时李湍尉匡城,二人相识。至天宝五、六载,李湍已补瀛州乐寿县丞,时岑参游河朔至乐寿县,故与之结识而“特相友重”。

  有人以为岑参是开元末与李颀同时结识李湍的,时李颀为新乡尉,而岑参尚未登第,故曰前秀才;前秀才者,登第以前之秀才也。此说不确。按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载,进士,“通称谓之秀才”,“得第谓之前进士”。就是说进士未第前通称曰秀才,及第后才称为前进士。若岑参是未及第前与李颀一起结识李湍的,则邵说《墓志铭》当云“时新乡尉李颀、秀才岑参皆著盛名于世,特相友重”才对,而不应再在“秀才”前加一“前”字。在秀才、进士前加一“前”字,就变成专有名称即已第进士在守选期间的称呼了。还有人认为,只有前进士是得第进士之专称,前秀才不是专有名称,恐怕就不是这种意思了。我们说,既然进士可以俗称为秀才,那么前进士当然也就可以俗称作前秀才了。李商隐有《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一诗,据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卷一注,“太原公”为王茂元,可信。“前杨秀才戴”,即前秀才杨戴;“杨正字戎”,即正字杨戎。《唐摭言》卷八《及第与长行拜官相次》载:“杨敬之拜国子司业,次子戴,进士及第;长子,三史登科,时号‘杨三喜’。”“长子”即杨戎。知杨戴、杨戎为弟兄俩,二人同时及第登科。据《登科记考》卷二一载,杨戴进士及第,杨戎三史登科俱在开成二年(837),当从。杨戎登吏部科目选科后即授与正字,杨戴进士及第后还得守选三年,故曰“前秀才”。又,陆龟蒙在《书李贺小传后》说:“余为儿时,在溧阳,闻白头书佐言:孟东野贞元中,以前秀才家贫受溧阳尉。”12由以上二例知,“前秀才”就是前进士,可见唐人将前进士也称作前秀才。岑参守选期间,不仅到过绛、晋、淇、黎阳、新乡、大梁等地,而且也到过河朔。他在《送郭苍友浴肥中说:“去年四月初,我正在河朔。”其河朔诗有《登古邺城》、《邯郸客舍歌》、《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题井陉双溪李道士所居》等。其《冀州客舍》诗云:“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冀州距瀛州乐寿县不远,岑参到冀州后又北上赴乐寿,与李湍相识当在此时。诗题下有作者自注:“时王子应制举欲西上。”刘谱承《考证》之说,将此诗系于开元二十九年(741)下,而陈谱却系于开元二十七年(739)下,理由是:“历考诸书,则未见开元二十九年春有制举。”并引《册府元龟》卷六八及卷六四五,谓开元二十七年春有制举。其实,开元二十七年的制举,非王绮所应之制举。《登科记考》卷八引《册府元龟》与《唐大诏令集》云:“正月,制令诸州刺史举德行尤异,不求闻达者,特乘传赴京。”“二月己巳,加尊号,大赦天下,制曰‘草泽间有殊才异行,文堪经国,为众所推,如不求闻达者,所由长官以礼征送’。”正月、二月这两次的制举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举者为不求闻达科人。不求闻达科是自己不能应举,而由各地长官访察举荐,然后“以礼征送”,“乘传赴京”。王绮却是自己赴长安应试的,与开元二十七年制举不符。由是可知此诗既不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也不作于开元二十七年,而是作于天宝六载(747)。《登科记考》卷九载: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encan/895484.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