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分析迟子建作品中的生态美学思想(3)

迟子建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三、社会之美

  “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态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的,以各种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和运动为出发点。因此,人的生命观成为这一考察的理论基点。”[6]可见,生命观也是生态美学所要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社会审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而在迟子建的作品中,作者也对人的生命观给予了很高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她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死亡意识”。在其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迟子建对死亡这一人生主题的关注表现出常人少有的清醒、深刻和练达,这集中表现在她的散文《死亡的气息》中。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对死亡的描写,给这一令人压抑的话题蒙上了一层诗意的色彩,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处,一是: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人活着有多么糟糕,因为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同人吃饭一样简单。死亡一旦饥饿了,它便张开血盆大口劫掠人,而且它毫无眼光,贪婪无耻,常常把不该吃掉的人也吃掉。死亡走来时是那么不动声色,它扼住人咽喉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想想人是多么可怜,不能左右自己的出生,同时也不能左右人的死亡。迟子建从小就对“死亡”这个词汇有着深刻的理解,在她的短篇《白雪的墓园》中写到失去父亲的感伤,此时她对父亲的死亡已不再悲伤,而是着重探寻死对于生的意义。这也是生命美学的关注点,以死来寻求更好的生,关注生命、关注生活。另一处则表明迟子建对死亡这个话题进行过深邃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也使迟子建对死亡抱有一颗平常心:我就这样嗅着死亡的气息渐渐长大。它给我稚嫩的生命揉入了一丝苍凉的色彩,也催我早熟。我知道不管你是否喜欢这种气息,它都会拂面而来,而且萦绕人的一生。这陈腐悠久的气息令人无法抗拒,我们只能在它的笼罩下活着。此时的她把死亡完全看作是人生平常的一个阶段,并没有什么可惧怕之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迟子建对于死亡的描写已不仅仅停留在为写而写或因需而写上,这是一种在美学层面上对死亡的思考与认识,这也是一种在生态美学层面上对生命和生存意义思考的另一种解读。  四、结语

  通过对迟子建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解读,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美学在当下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生态美学不仅需要科学界的关注,更需要作家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去阐释,进而以艺术的形式去表达。迟子建是这种阐释与表达的先行者,她以自己对生态美学特有的理解去创作作品,使其作品中富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以此来唤醒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从而更好地建设和谐、美好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izijian/18919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