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春江花月夜》教案(4)

春江花月夜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春江花月夜》教案5

  一、课题:《春江花月夜》

二、年级:八年级上

三、课型:纯乐器欣赏课

四、课时:一个课时

五、教具: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充分的聆听歌曲,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歌曲的情绪,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用自然的、有表现力的演唱歌曲主题片段,理解并运用“同尾换头”的音乐发展手法。

七、教学重点:有表现力的,婉转抒情的歌声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思想感情。

八、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同尾换头的音乐创作手法并能够进行创编。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通过奥尔夫声势律动的方法进行导入,对歌曲主题音乐的难点节奏通过拍手捻指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授

  1.初听歌曲

  (1)多媒体播放,提前提问问题:这部作品给你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钢琴范唱前三个乐段,提前提出问题:歌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

  2.深入了解

  发声练习:用“MI”做音阶式的发声练习。

  跟钢琴对歌曲的主题旋律片段进行视唱并对其情绪方式进行引导。

  通过多媒体对歌曲第一段和第五段的音乐进行分析。

  3.整体感受

  这一环节针对《春江花月夜》的发展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并激发他们去探索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活动

  对《春江花月夜》的主要创作手法——同尾换头,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编,并对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采用学生主动回答的方式,老师总结升华。

  十、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同头换尾创作手法

  民族管弦乐 琵琶 萧 古筝 二胡

《春江花月夜》教案6

  课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初 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音乐教案《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中学音乐教案》。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 江楼钟鼓:

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共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chunjianghuayueye/398829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