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初二文言文《答谢中书书》优质课教学设计(2)

答谢中书书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三、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阳欲颓:坠落 四时俱备:都 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仍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本功打基础。)

  四、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记性不错,已经背的八九不离十,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

  ①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短文了,可是我最大的遗憾是这样一篇漂亮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焕发出生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②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人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人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绚丽动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axiezhongshushu/268989.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