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6)

登鹳雀楼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识字8个

  2、写字3个,认识新笔画学习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3、背诵 教学重点: 山的书写,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难点: 认字

  教学方法: 引导法、图示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自学法、想象法

  教具: 图片、识字卡、小黑板

  学具: 生字卡、识字卡、10个*卡

  导学步骤:

  老师

  学生

  导课

  授新

  读诗

  认字

  写字

  谈话: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时候,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去旅游 了好多地方,谁能说一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一个好地方。 板书《登鹳雀楼》 放录音:《登鹳雀楼》 出示黑板 古诗 指导读 师范读 指导画出会认的字 检查的字 出示生字

  1、山

  2、日 抽生画太阳的形状

  学习笔画:先里头,后封口 师用文具盒演示: 先进入,后关门。

  3、板书目 抽生画眼睛 小结:以后有机会去鹳雀楼看一看。 抽生说

  齐读课题 整体感悟

  画出节奏 生自由读,小组读,选出好的生表演读

  生画出会认的字

  同桌互认 给卡片排队 同桌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生用△画出来

  生观察图:中间高,两边低 口头组词 生画 口头组词、说话 生讨论写法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干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身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身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考虑: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一起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身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竞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师小结。

 【评点】

  该公开课教案理念新颖,注重创新思维、想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用读、想、议、画、写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充沛体现了语文课程规范的精神。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字只识不写。

  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案教学设计好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登,指名分析字形,说说偏旁名称。

  2指名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

  1出示生字

  楼 依 尽 人 欲 穷

  2引导用生字组词

  楼(楼层 高楼 楼房 钟楼)

  依(依靠 依依 依山傍水)

  尽(尽头 用尽 尽力 穷尽)

  入(进入 入门 出入)

  穷(穷尽 贫穷 穷苦)

  3教学字形/article/

  (1) 指名分析字形,说说记忆方法。

  依和衣比较,入和人比较,穷和力比较,层和云比较。

  (2) 讲解欲、登、楼的笔顺。

  4指导书写

  欲:

  楼:

三、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山 白日 千里目

  海 黄河 一层楼

  2根据句意说出诗句

  (1)滔滔的黄河水向大海流去。( )

  (2)傍晚的太阳靠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落下去了。( )

  (3)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

  (4)再登上一层楼。( )

  板书设计:

  白日依山尽,

  景 (看)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理 (想)

  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engguanquelou/3943302.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