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弟子规》后感(2)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二、人际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大同”,为此当然要处理好社会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五伦关系”,即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并且指出了“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一)父子关系

  在这里“父”与“子”都是代名词,指代父母与子女,还可以扩展到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父子关系中要做到“父慈子孝”,即父母应该慈爱子女,子女应孝养父母。需要说明的是“慈爱”是广义的,它至少应含有以下意义。 养育。父母对子女理所当然负有养育的责任。

  关爱。“关爱”不等于“溺爱”,是要照顾好,并培养好。

  教育。教育不是靠边口头传授而是身体力行,“上有所施”才会“下有所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子女的发展。

  (二)夫妇关系

  这里“夫妇关系讲述了从择偶到相处的一系列的规则。

  1、择偶。择偶的标准应该是贤德,而不是金钱、地位、容貌等。

  2、过程。交往的过程应依据自然的发展规律,即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结婚的发展规律。

  3、相处。重点突出相处的言语、行为、心地、感觉。爱的言语应该是正直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爱的心地地无私的,爱的感觉是温暖的。

  以下三种关系,只要把握“仁爱”两字便可处理得当,故简略介绍。

  (三)君臣关系

  泛指上司与下属的关系。

  (四)兄弟关系

  泛指长幼之间的关系。

  (五)朋友关系

  这是一种最广泛的关系,可以认为“普天之下皆朋友”,也只有这样才能“人无伦外之人”。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17520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