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现代弟子规故事大全(2)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故事2】孝子的反哺之爱

  2004 年中央电视台评选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其中的一位家喻户晓的孝子。他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已经到了晚期,必须移植一个健康的肾脏才能延续生命。母亲得病后,把自己关在屋内不肯就医,怕拖累儿女,但家中兄妹三人争相捐肾,最后这位孝子为母亲捐了肾。为了不给年迈的母亲增加心理压力,他们没有告诉母亲,这位孝子成为国内第一个给父母捐肾的儿女。母亲接受肾移植后健康很快恢复过来,正是儿子如此壮烈的反哺之爱,才使生命垂危的母亲重获新生!他的举动使亲朋好友都很感动。

  当他获选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时, 记者问:“你心目中是怎么样理解现代孝道的?”

  这位孝子说:“命都是父母给的,而且父母对子女的爱往往是不计回报的。现在很多人都说工作忙,和父母接触的机会少了。可是你可以不时打一个电话,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把你和妻子儿女的照片给老人看;每年至少陪父母去医院做一次体检;周末陪父母逛一下街……给钱不是衡量孝顺与否的标准,孝敬父母的方式很多,也不是说非要捐肾才是最高的境界,那是我家的特殊情况而已。”

  这位孝子又说:“我怎么能够和杨利伟、袁隆平比肩?我只是给我自己的母亲捐了一个肾嘛。他们对国家很有贡献,我只是做了为人子应该做的事,这点事赶不上母亲给我们恩德的万分之一,自己觉得受之有愧。”其实一个孝子的行为,完全可以带动整个社会良善的风气,唤醒更多人的孝心,更多人知恩报恩的态度。作为家里的长子,这位孝子从懂事时起就事事处处为父母分忧。在工作期间,他先后安排父母到海南旅游,出钱给父母装修房子。看到父母看电视时喜好不同,他竟然买了两台大彩电,乐呵呵地对父母说:“你俩一人一台,免得经常为换台吵闹!”

  2005 年2 月17 日, 中央电视台评选“2004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让这个故事最终演化成一场被誉为“重新唤醒现代人传统孝道”的热潮,带给人们一个动人的亲情故事,这位孝子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易解】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故事1】孟母断机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回家里。这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突然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了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发火。母亲说:“织布要一寸寸地织,才能织成。但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吧?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呢!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故事2】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曾参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有一次,曾参的父亲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曾参承认说:“参罪大矣! ”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面,要通权达变,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易解】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故事1】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先给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传遍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也传遍了全国。九岁的孩童能这样懂得孝顺父亲,感动了太守刘护,他上书朝廷申报,批准黄香为孝廉,黄香由此成为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儿童。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黄香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在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了官,做了尚书令。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黄香的事迹被历代传颂,成为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

  现今科技发达,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孝敬父母的品德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当夏天夜晚来临时,小朋友们是否想到早早地开冷风让房间凉爽,父母入睡再及时地关掉冷风,以免着凉;冬天时,是否想到开暖风让父母感到丝丝暖意。当然用电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行孝也不只是小朋友的责任,而是天下所有做子女应该做的。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我们要以黄香为榜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故事2】蔡老师孝母

  蔡礼旭老师生于台湾,曾任小学教师,课余从事儿童经典教学。在教学相长中,有感于圣贤教育为人生首要教育,遂辞去公职,远赴澳洲净宗学院研习传统文化并师承儒学耆 ①老徐醒民老师学习儒学。后来,在大陆各地蔡老师为教师、家长、学生、企业人士和社会团体(包括大专院校、监狱等)讲演。2004年年底在香港开办 10天的《幸福人生讲座》 ②,以德行教育为主要科目,更是获得高度肯定,众人纷纷感觉到这是现代人迫切需要的必学课程。

  蔡老师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不辞辛劳地奔走于世界各地,讲解《弟子规》,但他在忙碌之中还时刻惦念着自己的母亲,每周同母亲约定好在固定时间必打一次电话,以免母亲牵挂。有一天,有位老师参加蔡老师讲《弟子规》的学习班回去后,给蔡老师打来电话,第一句话就说:“蔡老师,我认为《弟子规》有糟粕。 ”蔡老师很平和地问他,请问哪一句是糟粕?他说: “‘晨省昏定’是糟粕,一天要问父母两次,太麻烦了。”蔡老师就对他说:“父母对孩子的关怀一天思念几次,无时无刻。母活 100岁,常忧 80儿。有一个老师说,在春秋季节,孩子蹬被子,母亲的被子盖得很薄,为的是冻醒后给孩子把蹬的被子盖上,然后才能睡安稳。父母连睡觉都挂念孩子,更何况在白天的时候。当孩子早晨起来一个躬鞠下去,说:‘妈妈爸爸早上好,昨天睡的好吗? ’,这时父母发现你的额头发亮,代表昨天晚上觉睡得很好,父母很高兴、很放心,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有比孩子孝心更快乐的事情;晚上放学回来主动问候父母,父母一看气色不错,在学校应该没有打架,没有跟同学、老师有冲突,觉得孩子在学校很愉快度过一天,父母也很放心,一天两次问候能减少父母很多的担心。”那个老师听完蔡老师讲的很有道理,但话锋一转,便指责蔡老师说:“你就没有做到‘晨省昏定’。”其实,我们学习圣贤经典不能学死,因此蔡老师笑着回答说:“假如现在我早上问一次,晚上问一次,我妈妈会不高兴地说,你不知道长途电话费很贵吗?所以我们在孝顺父母时一定要顺乎亲意。 ”

  我们早晚问安最重要的是让父母安心,如果早晚问安让父母在那里担心你花那么多钱,那就跟孝的本质背道而驰。真正能让父母安心的绝对不是一天打三次、五次电话,而是你的道德学问、为人处事能真正让他们信得过,那才是真正不让父母操心,所以尽孝要重本质,不能死在形式上,应该通权达变。

  当然从小懂得早晚问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本质是一样,是对父母的关怀,是让父母不担心,但是在做法上可以因人而异。所以蔡老师是固定一个礼拜打一次电话回家,他的母亲在那个时间,听到电话铃响就知道是儿子打来的。有时候蔡老师太想母亲了,才过三天就给母亲打电话,母亲会有意外的惊喜。所以我们只有抓住本质活用圣贤的教诲,才能够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生活状态当中,把它运用得很灵活,把它发挥得让父母欢喜,让所有接受我们的亲友都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这种魅力。

  不仅要对我们的父母有这样的孝心和恭敬之心,与此同时对我们的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和长辈都应如此。因为我们的大家族就是一棵大树,我们的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和长辈是家族的根,夫妻是树干,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果实,是树的枝叶花果。要想家族这棵树的枝叶花果悉皆繁茂,一定要用慈悲的爱,浇灌我们家族的根,也就是孝顺父母、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和一切长辈。只有这样,这棵大树的根才能根深蒂固,同时也就枝繁叶茂,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将得到的一定是累累硕果。因此,孩子、财富、健康和一切美好的果实能够丰收,你只要这样去耕耘,那就在你眼前。

【现代弟子规故事大全】相关文章:

1.弟子规故事大全

2.现代弟子规的故事

3.弟子规解释的现代故事

4.弟子规现代的故事分享

5.弟子规的现代意义

6.现代爱国故事大全

7.弟子规的现代教育意义

8.现代爱情故事大全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187817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