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弟子规心得体会(3)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弟子规心得体会7

  读《弟子规》启蒙了我的智慧,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早就知道了,但他们其中的含义都是通过熟读之后才深刻理解,如果能早知道这些,也许我的人生机遇会大不相同,学习《弟子规》有四点重要体会。

  1、做人要懂得感恩。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3、为人要谦虚。4、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养人的德行,让我明白了立身处世的道理,耳濡目染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潜移默化间教会了我们逐渐形成高尚的品德、强列的责任感,学习它就是把圣人的教诲融入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去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获得多么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是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勤奋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目标。

  《弟子规》主要讲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博爱的精神,正确的读书方法。时过境迁,岁月流逝,书中的内容同现在的时代形势迥然不同,但书中提倡的家庭和睦、做品德高尚的人,养成良好习惯却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弟子规》功课里的——亲仁,亲仁的“亲”是亲近,仁者是有道德、学问的人,就是要亲近仁者,以师事之,要跟他学,这是讲择师,仁者无敌,“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是同样在世为人,品德高低各为相同,跟着潮流普通俗人很多,而仁德的人却很稀少,在现代社会的人群们只向往着时尚,不向往该怎样为人。美,是什么?是心灵?是外表?还是??歌德曾说:“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我们要内心美,让《弟子规》让古典文化来美丽我们的心灵,来感化别人,帮助别人。

  弟子规心得体会8

  《弟子规》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它不仅在教孩子如何立身做人,也要求师长身教在前,率先垂范,成为孩子效仿的楷模。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则,这24个字清楚明晰地告诉我们每个人出尘入世做人的基本准绳。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学习。以上这些是为人处世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这些都做好了之后,还能有余遐,就应更努力地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先立德,后学文。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来说,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品德,这是根本的东西。因此《弟子规》总序中说,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但长期以来,受市场经济不良影响,我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过分追求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这种舍本逐末的错误做法使许多人表现浮躁,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缺乏爱心,没有社会会责任感,甚至身败名裂,违法犯罪。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净化人们的心灵,提倡以德立人、以德兴国。

  从《弟子规》的第一章里,我首先读到了孝道。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千百年来,中国人都讲究一个“百善孝为先”。历朝历代,都很认同一个人如果能够孝顺,那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像“孟子哭竹求笋”、“王祥卧冰求鲤”、“黄庭坚车衣顺母”、“张良为母埋儿”等典故,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孝顺父母、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而这些典故里的人也成为后世学习的榜样,这些事也日益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长久不衰。古人所讲的“仁爱孝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崇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家庭亲情,进而有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在学习之前,我自认为是个孝敬父母的人。可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我做得远远不够。以前我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能常回家看看,总认为多打几个电话,多给父母几个养老钱就算是孝子了。这是何等的认识错误啊!现在我的父母都已进入花甲之年,我应该怎样尽到作为子女的孝道,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现在心中自有了答案。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用弟子规来教育学生。如上英语课时,发现溜号的同学,教师可用《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的教诲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改掉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批改英语作业,发现学生抄作业,监考、改英语试卷发现学生作弊,教师可以用《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教诲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想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人生是一个过程,过得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从这句经文让我明白了要以“德学”和“才艺”为重。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作为人生的目标。因为如果以外在的物质作为追逐目标,无论多少都不能让人感到真正长久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充满人生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过程,这种快乐我想应该是可以带入坟墓并影响后世的,应该不会让人的一生有什么遗憾。

  总而言之,《弟子规》所讲的道理,正是圣人的训诲,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亲仁及余力学文着手,在日常生活中的伦常广泛运用,并经过家庭、学校、社会,逐步推广定能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应该认真地反复读诵,深入内心,并把它当成个人反省的镜子和行为的指南。

  弟子规心得体会9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我觉得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哆嗦了几句,我反而讨厌他们。现在想想那多不应该啊!

  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就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母亲的我就应正确引导孩子诵读《弟子规》。让她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母亲的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 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

  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所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现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养。  弟子规心得体会10

  弟子规是圣人的教导,这本书教育我们要尊敬长辈,团结同学,认真学习等等。

  学习《弟子规》之前,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孩,但学习《弟子规》之后,我认真反省了自己。

  在各方面我都存在缺点,例如“孝”“余力学文”“出则弟”等我都有很深的感触。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说父母叫你时,应快速回答,父母交代的事情也不要偷懒。一读到这儿,我就深感愧疚,平日里,父母喊我,我也要拖个老半天。父母交代我做事,有时也会偷点小懒,甚至不做,读弟子规后,我一定尊敬长辈,认真完成长辈交代的事情。

  “团结就是力量”既然我们有缘分分到同一个班,就更应该团结一心。《弟子规》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要和同学团结,把同学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可是我们有谁做到了这一点呢?我想很少吧!不过现在改正并不迟,如果我们想在一个优秀,团结的班集体中,就请你做到了这样一点吧!

  时间流逝飞快,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很容易从年轻到老了,珍惜此时吧,“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啊!也许你觉得时间过得并不快,但他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从你手中溜走了,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用宝贵的时间来学习知识。

  《弟子规》值得我们学习的还有许许多多,其中的人生道理更值得我们去领悟,去学习,感悟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相关文章:

1.《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2.有关《弟子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

3.读《弟子规》有感范文精选

4.教师读《弟子规》有感范文精选

5.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6.读弟子规有感精选

7.关于弟子规700字精选

8.弟子规精选教案汇篇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2006028.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