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2)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由天道而来的人道,总括起来有五个字,就是公,诚,仁,中,行。公,就是无私,公平,公正。诚,就是诚实,真实无欺,不欺骗自己,也不欺骗别人。仁,就是仁爱,人与人之间互相敬爱,就是慈,舍己为人。中,就是中庸之道,无过,无不及,不左不右,恰到好处。行,就是行动,就是力行,就是做。这五个字,是中国文化中做人做事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五个字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道统,指引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这五个字是《弟子规》的灵魂。《弟子规》实际上是对这五个字的全面正确的诠释。我们说《弟子规》是孔孟思想的根,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是说由《弟子规》阐述的这五个字集中了中国文化的大成。只要我们大家都能认真学习实践《弟子规》,就一定能够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外在形式和运行机制。市场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生存发展的积极性,带来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这是它的长处。它的短处是,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的自私自利性,导致两极分化、分配不公、苦乐不均,引发包括经济危机在内的各种危机。既要发展市场经济,又要避免它的弊病。这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西方国家的精英一直在寻找克服市场经济弊病的良方,至今没有找到。西方文化的基因是以物为本,以斗为贵。其核心价值观是竞争 →斗争 →战争 →人类毁灭。在这种文化基因制约下,西方国家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本无法解决市场经济的弊病问题,只好向中国求救,向中国文化求助。

  市场经济是供求经济,受供求规律支配。供小于求,或者供不应求,必然发生生产匮乏危机。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是极为少见的。供大于求,或者供过于求,必然发生生产过剩危机。几百年来在世界上发生的经济危机,都是生产过剩危机。最理想的供求关系是供求平衡,或者供求大体平衡。能不能做到呢?能。问题看你想不想平衡。市场经济是由人操作的,只要真想做到供求平衡,就能做到。生产过剩危机是自私自利性的产物。由于社会分工,一部分人掌握了大量的生产资料,从事商品生产。这些人,为了一己之私利,追求高额利润,拼命发展生产力,同时又千方百计压低劳动者的工资,以致造成了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和有支配能力的需求不断减少的严重矛盾,其结果是社会商品生产过度,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广大劳动者想买又没有钱买,于是便产生了生产过剩危机。这就说明,生产过剩危机完全是自私自利造成的,如果把人们的自私自利之心克服了,变高利少销为薄利多销直到微利而销,就能基本上达到供求平衡了,那不就没有经济危机了吗?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344345.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