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读《弟子规》有感(2)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读《弟子规》有感3

  《弟子规》出自清朝的李毓秀。读此文,是一个提升个人修养、思想品德的过程。读好胜于读坏,背好胜于读好,而真正理解,胜于一切,实际做到,更是上一个等次。每三字为一段话,两字为一组,不免有些枯燥乏味。但这些非华丽的语言,却蕴含着一片极为广阔的空间。当我认真品完后,反复回想,深有感触。

  中国有一句俗语,“百事孝为先”。因此,《弟子规》首先讲的是“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看了第一个篇章——出则孝,回想之前的所作所为,太多太多对不起父母的事……我们的一切是父母给的,不要再强求了。趁他们健在的光阴,及时行孝,岁月不待人。

  第二篇章讲的是兄弟之间的原则,我很是看重这一篇章。兄弟之间,要合为一心,相互帮助,团结相处,不要因为利益,而抛弃友情。金钱买不来友谊,切记!

  ”谨“这一章,讲的是生活习惯。这点我认为我是做的很好的。

  ”信“极其重要,此章节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在现实社会中,失信往往会令朋友十分厌恶,我可是深有体会。一次,我经过长途跋走到朋友家。我和他约好一块玩,却迟迟不见他下来,过了一会儿,他打电话来说,他有事。就这样,我被”放鸽子了,只好走回去,心里很不爽。

  “泛爱众”讲的是儒家学派的“仁”。这章里有两段话我非常重视:人所重,非貌高。相貌不能判断一个人,而生活中,许多却恰恰相反。流浪者的品质可能会胜于某位官员。

  “亲仁”告诉我们要向有仁德的人学习。

  “余力学文”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总结。

  上千字,讲的就是这几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却不是做上千件事就证明你能做好的。必须牢记于心!

  《弟子规》引导我们树立各种优秀观念、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带给我们的启示无穷……

读《弟子规》有感4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我们在初一上学期学习的一本古代文学典籍一《弟子归》,短短的一千多字,给我的印象却特别深刻。它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每几个字中就蕴含着深刻哲理,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些深刻的哲理,做一个孝顺母、敦厚善良、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弟子规》全文共分八个小节。第一节是总述全文内容,后七个小节分别向我们讲述如何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

  第二小节《入则孝》告诉我们要善待父母,要在心中和行动上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孝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时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时也要通报一声,以免让父母挂念,这样简单的小事情,然而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我深深的反思。

  《出则弟》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谦虚礼让,《谨》是指我们在言行上要谨慎,养成好的习惯。正如这句话"冠必正,钮必结"这是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小事,我们不必像子路那样为了帽子而死,只要做到起码的端正就可以了。

  《信》告诉我们要言而有信,信是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只有做到诚实守信,说好话,不说谎话,才能不断走向成功,光诚实守信还不够,还要平等博爱,与他人友好相处。"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在现实生活中,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给人家要多一点,拿人家要少一点,这样才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有了好的德行,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就要好好学习知识,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却与之相反,只讲究知识,不讲究品德,结果培养出一批有才无德的年轻人,这是最应该注意的。

  学习文学典籍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它会陶冶我们的情操,锻炼我们的意志,提升我们的文化素养,让我们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下做好人,行好事,说好话,争做圣贤之人。

读《弟子规》有感5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天下大乱,有一个小孩带着老母亲逃难,她们逃到深山里,看见前面有一所破庙,她让老母亲先到破庙里面去休息,她出去找野菜给母亲充饥。等她采到野菜时,突然冲出三个强盗,把她抓走。三个强盗说:“我们要吃你。”小孩说:“求求你们放了我,我家有一个老母亲,我要把野菜给老母亲吃,然后我一定回来。”强盗们被感动了,放了他。小孩子回去,给老母亲煮了野菜。他就回到强盗身边。强盗们说:“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啊,以后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生活。”

  我的感想是:诚实守信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的人。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了,他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我们要孝顺父母,如果不孝顺父母就对不起父母小时候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读《弟子规》有感6

  自从读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人生需要考虑的很多,演员表演出一个鲜活的人物很容易,但在生活中做一个心灵纯洁,没有私心的人却很难。这无疑是因为戏可以反复琢磨,人生的机会却只有一次,戏是虚构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弟子规》中的一词一句,都组成了一个完完整整的道德系统,贯彻了小学生的生活。做为小学生,就更应该学习《弟子规》,在其间感受圣人的谆谆教诲。

  “首孝悌”,就是说要孝敬父母,尊敬别人。行孝是为人子女之本分,好多人往往注重将事情做得好大,好想要做到像“卧冰求鲤”一样伟大,而有些人则是把孝敬父母当做工作一样对待,之所以时不时看望父母,是因为怕别人说他望恩。而《弟子规》恰恰是要我们从细节入手,做到孝心常在,绝不是一时的思想。再就是尊敬长辈,一个人如果对长辈都丧失了尊重,对其他人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了,当然,他所做的事也很难被别人认可,支持。

  “次谨信”,告诉我们要小心误入歪门邪道,对邪僻之事绝勿问。还要有信用,一个人,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品牌,有了信用,人民才会相信你。世界著名的“海尔”品牌,不就是靠诚信才被人信任的吗?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说的就是与人交往要平和,要宽以待人。多与有仁义的人交往,向他们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如果这些做完了,还有力气,就学习其他的知识。在生活中,就是要取长补短,向身边的人请教,虚心一点,不懂就问。

  学习《弟子规》,将圣人的教诲融入生活,融入学习。尊敬他人,虚心请教,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些不就是小学生要做的吗?《弟子规》这一文化瑰宝,这一学习方向,在历史长河中永远璀璨。我们在学习中也在完善自我,树立起正确的观点,思想也有了升华的过程。

  孝敬父母,爱周围的人,信任别人,虚心请教,这个社会才更加和谐。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3956117.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