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轻轻松松国学入门系列之 《弟子规》不能这么教(2)

弟子规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另一个原因,即与《弟子规》等读物的内容有关。很可惜,我们大多数人的理念仍是想要教育孩子"听话",而不是"遵守规则"。

  "听话"与"遵守规则"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听话是无条件的顺从,所以才会有"指鹿为马"、黑白颠倒,而遵守规则意味着一个辩证的思考过程,在遵守既有的道德、法律、人事规则的前提下,敢于质疑与发声,所以才会有达尔文在教会面前的据理力争,才会有卢梭所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如果说《千字文》教孩子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全唐诗》教孩子从诗学、美学的方向理解世界,《九章》教孩子以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目光看待世界与追求自我,那么《弟子规》都教了一些什么呢?

  要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 责,须顺承";要孩子对阶级尊卑毕恭毕敬,"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 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现代社会所追求的自由、思考、平等、独立,在这些条条框框中,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直接打倒在地。

  然而难道这便是我们想要孩子从小接触国学的目的么?

  答案必然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在国学热潮中稳住自己,擦亮眼睛,教孩子学《弟子规》,学国学?

  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都会有一部分因为脱离时代、逐渐违反常规而落为糟粕。这在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尤为明显。因此,家长在教孩子国学、背《弟子规》之前,首先需要自己熟读这些文本,以一名现代社会、具备完整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的视角,帮年幼的孩子分辨孰是孰非。

  其次,在抛却了那些落后的部分之后,将尚留下的,有益有用的部分,以简单直白的形式传授给孩子,最好能以亲身示范的形式进行。"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单只这一条便是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在生活中不趋炎附势,不歧视贫穷,对每一个人,哪怕是流浪汉都报以尊重,只有这样做的父母,才能有修养良好的孩子。

  因此,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做好把关的工作。再将经典融入进生活之中,以自己的亲身行动来逐渐影响孩子,而不是让这些古训沦为为了背诵而背诵的无用品。我们很难仅通过背诵一些经典让孩子形成完整、正面的人格,更重要的是家长引导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izigui/91966.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