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010在线作文网!

曹操《短歌行》(2)

短歌行 时间:2021-08-31 手机版

  其二

  简注:①周西伯昌:周文王,名昌,姬姓。文王,是他死后的谥号。姬昌的爷爷叫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老大太伯、老二虞仲、老三季历。姬昌的父亲是老三,即季历。季历的夫人即臣昌的母亲叫太任,端庄贤惠。生姬昌时曾有口衔丹书的赤雀落到门前,季历以为是“圣瑞”,便特别喜爱。古公亶父死,传位给季历;季历死,就传位给姬昌,即文王。殷商时为诸侯,居于岐山之下,被封为西伯。受到诸侯的拥护,迁都于丰。在位五十年,享寿九十七岁。其子姬发嗣西伯位。

  ②怀此圣德:《诗·大雅·文王》有“文王在上,於昭于天”、“亹亹文王,令闻不已”、“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诗·小雅·伐木》反映了周文王“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孔子曾谓“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③三分天下,而有其二:《论语·泰伯》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周文王时,殷商之地共分九州,周文王已将六州归纳于自己经营管理之下,是故孔子有“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之说。曹操在此亦说“三分天下,而有其二”,是说献帝之世,之所以尚能保持刘汉统绪,是他在不遗余力而努力维护的结果。自夸其功德堪比姬昌周文。

  ④修奉贡献,臣节不坠:贡献:谓进奉,进贡。《荀子·正论》谓“夫是之谓视形势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节:礼仪、规矩、纪律。坠:失去。《国语·晋语》“敬不坠命。”这两句是说当周文王三分天下,已有其二的情势下,仍遵命唯谨,持守臣礼。毫无不臣行为。应给朝廷供给的所需物资,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奉献。“以事服殷,终身不贰。”

  ⑤崇侯谗之,是以拘系:清·吕世安《中华全史演义》第六回谓“纣宠妲己,所言皆从,所好者贵之,所憎者诛之,作奇伎淫巧以悦之。”既造鹿台,又增赋敛,广沙邱苑台,为离宫别馆,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又造炮烙之刑;又剖妇腹以观其孕;又敲老幼之胫以验其髓。等等。周西伯姬昌闻纣王以上诸端,甚为叹息。商纣王的亲信崇国(今河南嵩山周围)的崇侯虎是商纣王统治集团中比较有头脑的人物,他早就觉察到了周人势力日益壮大对商纣的威胁,他探听到西伯姬昌对纣王所做的以上诸事颇有叹息之声,便乘机向纣王告状谓“西伯昌与子发及旦,皆圣人也,三圣合谋,君其虑之”。商纣王觉得有理,于是下令逮捕周西伯姬昌,关押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县)大牢。并准备判处死刑。后在西伯之臣闳夭、散宜生等人的积极营救下,通过纣嬖臣费仲献言,终被释放。曹操“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即指此事。但曹操在此并非一般性的用典,而是暗示他觉察出献帝皇后伏氏及其父屯骑校尉伏完曾勾结董承计诛曹操事。但最主要的是暗示汉太医令吉平、少府耿纪、司直韦晃、京兆金袆等密谋诛曹事。

  ⑥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赦原,赦免原谅其过。斧钺亦作斧戊,钅夫 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韦昭注“甲兵,谓臣有大逆,则披甲聚兵而诛之”又“斧钺、军戮,亦泛指刑戮”《汉书·苏武传》“斧钺汤镬。又《天子志》梁王伏‘斧钺以谢罪。’”专征: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将帅掌握军旅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得自专征伐。《竹书纪年》帝辛三十三年“王(纣王)锡命西伯(姬昌)得专征伐。”《白虎通·考黜》“好恶无私执义不倾,赐以弓矢,使得专征。”商纣王闻崇侯虎称“西伯昌与子发及旦,皆圣人也,欲证姬昌是否有圣人之能,便杀质于殷的姬昌长子伯邑考,并烹为羹以赐西伯。”又谓“圣人当不食其子羹。”姬昌知纣王意,忍悲喜而食羹。纣王听说,便谓“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纣王据此以为西伯姬昌并无圣能,便生赦意。又西伯之臣闳夭、散宜生进贡“有莘氏之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之九驷,及奇怪之物。”纣王喜谓“此一物(指有莘氏之美女)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于是赦西伯罪。西伯被释放后,向纣王献出洛西之地,以表示效忠,并请求废除炮烙之刑。纣王以为姬昌诚信,许其所请。且赏赐西伯姬昌弓、矢、斧、钺,授权他可以讨伐不听命的诸侯,得专征伐。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汉献帝曾下诏“君(曹操)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是用锡君钅夫 钺各一。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玄弓十,玄矢千。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思,是用锡君禾巨 鬯一卣,珪瓒副焉。”曹操在此举文王故事,实为自赞献帝诏己得专征伐甚宜。

  ⑦为仲尼所称:仲尼,孔子字。(前551年—499年),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鲁国邹邑(今山东曲阜)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注宜详。先世是宋国贵族。生而异相:牛唇虎掌,鸳肩龟背,海口辅侯,项门状如反宇,中低而四旁反高;胸有“制作定世符”文。三岁丧父;六岁设俎豆礼嬉;十七岁向鲁大夫孟僖子学礼;十九岁娶宋丌官氏;二十岁鲁料量吏;二十一岁,为乘田、养蓄蕃息。是岁生子,适逢鲁君赐鲤鱼,因名孔鲤;二十二岁始教于阙里;二十四岁,母彦氏卒;二十七岁,郯子来朝,夫子见而问官;二十八岁,见郯子而学礼;二十九岁向师襄学琴;三十一岁齐景公聘孔子适齐,见商羊预测齐有水灾;三十二岁,齐公欲以廪邱之邑为养,孔子以无功辞不受赏;三十四岁适周见老耳冉 而学礼。又访乐于苌弘;观明堂尧、舜、桀、纣之象,又观周公抱成王图。是年已有弟子及远来受业有三千;三十五岁,孔子在齐国预测周厉王庙灾;三十七岁,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四十二岁预测鲁季桓子穿井得土怪为羵羊;四十四岁修诗书礼乐;四十六岁观鲁桓公庙见欹器而谈道;四十七岁鲁定公任其为司空;五十一岁为鲁司寇诛少正卯;五十二岁摄相事,倍鲁定公与齐景公赴夹谷之会,迫齐景公返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五十四岁,助鲁定公堕季、孟、叔三氏过制之城,但孟氏之城堕未果;五十五岁齐人惧孔子将久相鲁,间之使孔子适卫;五十六岁,游卫、陈、匡之间,匡人以为阳虎,遂抓孔子五日而释;又游曹、宋、郑间。郑人谓“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壮类皋陶,肩类子产,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狗;”五十九岁,游陈蒲。蒲人阻路。孔子谓“要盟也,神不听;”六十一岁,自陈如蔡;六十二岁,自蔡如叶;六十三岁,孔子答楚使问,预测楚王得“萍实”;六十四岁,在卫;六十六岁,夫人丌官氏卒;六十八岁,删古诗三千,为三百五篇。喜读易;韦编三绝,修礼记;六十九岁,子伯鱼卒;七十一岁,鲁哀公西狩获麟,伤其左足,仲尼观之曰“麟也,孰为来哉。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作春秋,绝笔于获麟;七十二岁,子路死于卫,孔子预知之;七十三岁,夏正二月十八日,孔子卒,先病七日,预知自殁。以上为孔子生平大略。曹操“为仲尼所称”句,指孔子赞美周文王当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况下,仍能“以服事殷,”并盛赞“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矣。”曹操举文王例以证明他自己正在效法周文王,现在也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能忠心事汉,喻自德足堪与周文王相伯仲。


本文来源http://www.010zaixian.com/wenxue/duangexing/264923.htm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zaixianzuowenhezi@gmail.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